四是要搞好现有奶牛的良种登记,组建唐山市高产奶牛群体,实施选种选配,建立档案,推广电子身份证,确保改良效果。
五是建设滦南、乐亭两个进口奶牛隔离场,积极引进国外优种奶牛,改良当地牛。
(2)加快饲草饲料体系建设。继续调整和优化种植结构,大力发展优质牧草和饲料玉米。加快推广玉米全株青贮和添加剂青贮技术,推广秸秆压块饲料,抓典型,搞示范,逐步扩大应用范围。
(3)坚持质量标准,提高管理水平。认真贯彻 “乳与乳制品”国家标准,抓紧制订我市的奶牛生产综合标准。从品种、饲养管理、卫生防疫,到挤奶、化验、贮藏、运输,直至各类乳制品的生产都要有规范,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加快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工作,到2008年,全市百头以上规模的奶牛场、小区都要通过无公害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建立完善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积极进行国际质量体系的认证工作。到2008年,乳品企业要全部通过IS09000、HACCP标准体系认证,为参与国际竞争打下良好的基础。
2、体制创新、加快推进奶业产业化进程
重点是要抓好“五个结合”。一是在乳品企业建设上,坚持独资与股份制相结合。不求所有,但求所在,千方百计吸引名牌企业落户唐山。二是小型乳品加工企业与国内名牌企业的结合。按照现代企业制度改组、改造、改制、兼并,依托名牌企业,通过资产重组,联合组建大型奶业集团,积极开发高档配方奶粉、奶酪、奶片、奶油等新产品,全力打造自己的名牌。到2008年,全市完成对中小乳品企业的改革。三是规模养殖场户与大的乳品企业集团相结合,建立起紧密的利益连接机制。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建设稳固的优质奶源基地。四是规模大场户与散养户的结合。各级政府要从资金、政策、技术、信息等多方面扶持大户,实施大户带散户,为散户提供产前、产中及产后全方位的服务,共同发展、致富。五是“统分结合”。一些有实力的集体单位充分发挥“统”的功能,建设高标准的统分结合养殖小区,创新机制,增强小区管理上的活力,使小区发挥更大的示范带动作用。同时,要进一步探索奶农合作的其它有效形式,在自愿的基础上,把奶农组织起来,共同面对市场。此外,为加快推进奶业产业化,还要继续扩大对外开放,争取引进国际化的大型奶业集团,直接参与国际竞争。
发展商品草种植和秸秆青贮的商品化,通过灵活的流转机制把土地向种植饲料大户及种草大户转移,加快种植业结构调整的步伐。在以分散饲养为主的奶牛养殖专业村,可以组织发动有条件的户、单位或村集体统一搞商品青贮,方便农民,降低成本。有条件的县可以积极推广机械化青贮,以加快青贮工作商品化的步伐。要搞好奶业生产环境保护。科学选择奶牛养殖基地,进行粪便无害化处理,降低成本,减少污染。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