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不断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步伐,提高普及水平
继续从唐山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按照普通高中教育和职业教育“同步增长、共同发展”的原则,不断加快高中阶段教育。积极扩大普通优质高中规模,通过扩建、改建、迁址和新建等方式,提高招生能力。加大县域普通高中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积极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开放办学、灵活学制、调整专业设置和课程体系。推进办学体制、办学模式和管理体制的改革,扩大职业学校办学自主权。
深化升学就业制度,积极推进劳动预备制度、就业准入制度、职业资格证制度,实行学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并重制度。
(五)加快高等教育的发展步伐
抓住有利时机,充分挖掘现有高校办学潜力,加大投入,扩大招生规模,提高招生能力,培养大批急需专业人才和高层次人才。继续抓好高校资源整合和重组,发挥规模效益,提高我市高校的知名度和参与竞争的能力。坚持规模、效益、质量内在的统一,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科研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能力,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进程,努力使高校成为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培养的基地。继续搞好成人高等教育和自学考试工作 ,大力发展广播电视教育和远程教育。加大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加速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进程,逐步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引导、学校选择”的新型高校后勤服务保障体系。
(六)积极开展成人培训工作
以城乡劳动者文化技术培训、岗位培训、转岗培训和继续教育为基本内容,促进农业科学技术普及,促进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和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的转变。以中短期职业培训为重点,积极推进职业资格考试和学历教育共同发展,逐步形成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职工教育制度、继续教育制度和职业资格考试制度。逐步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努力提高人民素质。
(七)构建符合素质教育需求的教师队伍
建立和完善“以县为主”管理体制下的中小学干部和教师队伍管理体制;积极推进校长队伍、教师队伍、教研队伍和教育行政管理队伍的专业化建设;全面实施教师资格认证制度、聘任制度。推进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起“能进能出、能上能下、能高能低”的教师任用新机制,鼓励城乡间教师交流;通过加大人才5I进和建立毕业生就业新的人事机制,确保新吸纳到教师队伍中的教师符合教育需求;进一步完善以市为主的师资培养和培训,努力构建一支具有合格学历和现代教育观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