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高等教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四本多专”的格局基本形成。通过本科院校与中专学校重组,初步实现了教育资源的优化整合。全市普通高校在校生44046人,成人高校在校生人数达到34220人。高校后勤社会化改革步伐不断加快,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后勤服务实体初步形成。
(四)素质教育全面实施,先进的教育理念逐步进入教育教学领域。建立起了良好的德育工作的领导体系、队伍体系、评价机制和奖惩制度。研究性学习和主体性教育开始起动。部分县区先后成为全国中学JIP实验和中小学课程改革实验区。
素质教育的评价机制初步形成。建立了县区和学校实施素质教育评价机制,在小学普遍实行了“等级、特长、评语相结合”的评价制度。
(五)以人为本,教师素质明显提高。小学、初中、普通高中和职业高中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分别达到99.61%、91.14%、63.99%和57.7%。
(六)办学条件逐步改善。全市中小学(含幼儿园)校舍总面积达597万平米,图书总量达到2520万册。全市学校拥有计算机3.76万台,115所学校建成了校园网,1274所学校实现了校校通;中小学仪器装备全部达到了二类以上标准,全市基本普及实验教学。
二、战略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科教兴市”战略和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坚持教育创新,深化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合理配置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管理水平,全面推进以素质教育为核心的教育现代化进程,为我市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努力走在全省最前列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人才保障。
(二)战略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到2 O O 7年,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在校生年巩固率达到99%以上,农村和城市初中在校生年巩固率分别达到97%和99%以上。15周岁人口初中毕业率达到90%以上。
--幼儿教育。到2007年,全市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学前三年幼儿平均入园率达到85%,并将幼儿教育向0~3岁延伸。
--高中阶段教育。到2007年,高中阶段毛入学率达到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