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建立专利投入产出的评价机制。把专利申请和获权数量、专利投入、专利实施效益作为考核企业事业单位或区域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
3、营造有利于专利管理和保护的良好环境。
(1)加强专利宣传教育,营造有利于全社会实施专利制度的舆论环境。以提高全社会专利意识为目标,全方位、多渠道、多形式、有针对性地组织开展专利宣传教育,普及
专利法和专利知识。专利行政管理部门要会同新闻单位围绕专利工作的重点、难点和热点,组织开展专利宣传,扩大效果。加强对行政机关干部和企业事业单位管理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的专利宣传培训,并把专利知识列为科技人员继续教育的内容。
(2)鼓励发明创造,营造有利于发明创造人才脱颖而出的社会环境。企业事业单位将获得专利作为发明人晋职、晋级的重要条件;其中有突出贡献的,可参加政府有突出贡献专家和享受政府津贴人员的评选。凡已实施并产生较好社会经济效益的专利技术,可参加科技奖励的评选。
(3)完善有关政策规定,营造有利于专利技术转化的政策环境。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产品,自销售之日起3年内,新增的企业所得税,先征收后返还;新增增值税的地方分成部分,按50%的比例返还。
(4)加强专利法制建设,营造有利于全社会自觉实施
专利法的法律保护环境。制定地方专利法规,实现专利管理的法制化。加大专利保护力度,及时有效地处理专利纠纷案件,严厉打击技术贸易、商品流通和广告传媒等领域里冒充专利行为,切实维护专利权人及公众的合法权益。
(二)重点
加强创新体系建设中的专利管理工作,必须加大统筹协调力度,做到整体推进,重点突破。
1、加强专利管理体系建设,在专利管理网络化上取得突破
专利管理体系是专利管理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市专利行政管理部门要加强对全市专利工作的综合协调,研究加强专利管理和保护的法规和政策措施,制定专利工作发展规划、计划,推动专利管理网络建设。
实现专利管理网络化的关键,是政府有关部门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协同推进。
(1)加强专利基础设施建设,为专利技术产业化创造条件,强化各类科技计划的专利管理和保护工作。
(2)把专利管理作为科技管理和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科技计划制定与实施、科技成果管理与科技奖励、发展技术市场、对外科技合作与交流、科技型企业产权制度与分配制度改革、科研院所体制改革等方面,为强化专利管理创造条件。
(3)将专利工作作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和推动企业技术创新的一项重要内容,帮助企业落实各项专利工作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