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目标任务
“十一五”时期,“村村通”工程建设的主要任务:按照“巩固成果、扩大范围、提高质量、改进服务”的总体要求,巩固建设成果,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提高覆盖水平,逐步消灭盲区,增加收听收看节目套数,提高收视质量,建立健全“村村通”、“长期通”的长效机制,加快构建更完善的农村地区广播电视公共服务体系。
“十一五”时期,“村村通”工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到2010年底,全面实现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力争使现有20户以上自然村广播电视盲点的农民群众能够收看到包括中央第一套、第七套和广西第一套在内的8套以上电视节目,收听到包括中央第一套和广西第一套在内的4套广播节目(即“8+4”标准),显著改善广大农村地区群众收听收看中央和广西广播电视节目的效果。
具体目标:按照国家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规划部署,2007-2010年全区计划完成63508个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受益农户190.52万户。其中,2007-2008年计划完成32360个工程建设任务,受益农户97.08万户;2009-2010年计划完成31148个工程建设任务,受益农户93.44万户。由于国家直播卫星发射时间推迟,2007-2008年“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推迟到2009年一并组织实施。
三、保障措施
(一)分级规划,分步实施。各市、县广播电视局要会同当地发展改革部门严格按照各地已上报自治区并经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广电总局核定下达的“十一五”时期我区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任务,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切实做好组织实施工程建设规划方案编制工作。方案编制完成后,由发展改革、广电部门联合逐级上报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广电局审核批准实施。
各市、县根据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广电局批准实施的建设方案,分年度组织实施。“村村通”工程建设要以县(市、区)为单位组织实施,以乡镇为单位集中整片推进,确保安排建设一个,完成一个,不留遗漏。
(二)因地制宜,注重实效。根据国家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十一五”时期我区20户以上已通电自然村“村村通”工程建设主要采用直播卫星技术方式进行建设。这种技术方式可接收广播电视节目套数多、收视质量好、建设运营维护成本较低,是解决现阶段我区广大农村地区尤其是山区人民群众收听收看好广播电视节目较直接、较有效的技术方式,有利于巩固村村通,确保长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