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抓改善民生,让发展成果惠及人民
11、扩大就业促进创业。重点办好促进外出人员回乡创业和就业,帮助大学毕业生实现就业和创业,发放小额担保贷款资金支持创业,扩大失业登记与就业扶持范围,帮助困难群体中有就业能力和愿望的人员实现就业,加强就业培训,切实解决企业用工难问题等7件实事。
12、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重点办好扩大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做好被征地农民安置工作,扩大城镇职工工伤保险覆盖范围,提高失业保险统筹水平,调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增加离任老村支书和村主任生活补贴,贯彻落实“两降三促一优先”政策等7件实事。
13、提高社会救助水平。重点办好提高城乡低保对象财政月人均补差标准,提高农村分散供养和集中供养五保人员供养标准,提高城镇“三无”特困群众供养标准,改善孤残儿童和流浪未成年人生活条件,建立农村“二女户”养老保险制度,增加企业军转干部等四类人员生活补助,对困难群众实施法律援助等10件实事。
14、强化医药保障。重点办好扩大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健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将城乡低保边缘户和新增四类优抚人员纳入城乡医疗救助范围,保障儿童疫苗接种,完善城市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督供应网络建设,建成市人民医院新院和市中医院门诊大楼等14件实事。
15、推进济困助学。重点办好继续为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费提供地方课程通用教材、补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寄宿生活费,资助家庭经济困难普通高中、中等职业教育和考入大学学生,做好新余籍初高中毕业生就读本市职业学校财政补贴工作,对边远地区教师发放特殊津贴,支持学生助学贷款等5件实事。
16、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重点办好建设廉租房850套、新增廉租房租赁补贴4173户,完成经济适用房面积5万平方米,为151户农村困难群众新建、重建住房,争取改造棚户区(城市危旧住宅区)7万平方米等5件实事。
17、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重点办好解决1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新增农村沼气用户2000户,新建5个乡镇综合文化站和136家“农家书屋”,深入开展农村文化“三项活动”,兴建12个农民体育健身场所,开通城区至罗坊、欧里公交线路,完成沙土农贸市场、东风集贸市场、总工会集贸市场改造,完成欧新线超二级公路改造,加快清宜公路改造步伐,在渝水区城南办和城北办改造三个城中村,加快天然气进新余等22件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