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力投入抗震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灾区生产生活秩序基本恢复。
全省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全力以赴,夺取了抗震救灾的伟大胜利。加快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编制完成全省灾后恢复重建总体规划、10个专项规划和43个行业规划。灾后恢复重建进展顺利,开工城乡住房116.6万户、建成57.5万户;建成学校211所、医疗卫生机构189个;开工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项目76个、水利项目862个;97%的受灾工业企业恢复生产。积极做好对口支援协调服务工作,已确定援建项目1907个、资金431.1亿元。
(二)努力克服自然灾害、金融危机双重影响,三次产业实现平稳增长。
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366.2亿元,增长3%。粮食总产量700亿斤,增长3.2%。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52.2%。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到6000多家,增长5%。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939.3亿元,增长17.9%。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4%。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350亿元,增长8.3%。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800.8亿元,增长19.6%。
(三)强力推动项目建设,投资保持较快增长。
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7581.2亿元,增长29.5%。优先启动了一批与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和对灾后恢复重建具有先导性、基础性作用的项目;农林牧渔业投资323.9亿元,增长67.3%;工业投资3080.1亿元,增长27.7%。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加大,交通投资614.8亿元,能源投资838亿元,水利基本建设投资25.4亿元。全省462个重点项目全年完成投资1615亿元。
(四)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动力活力不断增强。
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加快,扩权强县试点初见成效。投融资体制改革力度加大,搭建了“四川发展”等省级投融资平台,并联审批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农村综合改革不断深化,全省村级林改累计确权面积1588万亩。引进国内省外资金2998.2亿元,增长52%。来川落户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42家。
(五)狠抓生态建设和节能减排,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进展。
全年完成造林面积900万亩、“三化”草地治理1315万亩、退牧还草580万亩,新增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907.7平方公里。整理土地139.7万亩,新增耕地17.5万亩。全面清理12个行业高耗能、高污染企业。五大流域水质主要指标达标率77.7%。城市污水处理率、垃圾处理率分别达到61%、75%。
(六)注重改善民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