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条 经济适用住房原则上以中小套型为主,参照我省职工住宅建筑面积标准适度控制建筑面积。市、县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居民的收入和居住水平等因素,合理确定经济适用住房不同套型的比例。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必须严格执行保障性住房建设技术规定。
第十一条 经济适用住房开发建设享受以下优惠政策:
(一)建设用地以行政划拨方式供应。经济适用住房的建设用地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纳入土地利用年度计划统筹安排,优先安排使用存量闲置建设用地,优先保障供应。
(二)税收减免按《财政部、
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住房租赁有关税收政策的通知》(财税〔2008〕24号)执行。
(三)各银行业金融机构按照《
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管理办法》(银发〔2008〕13号)的规定向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单位发放经济适用住房开发贷款,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单位可以以在建项目作抵押向商业银行申请住房开发贷款。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可优先办理住房公积金贷款。
(四)免收建设和经营中的行政事业性收费。
(五)小区外基础设施建设费用由政府负担。
市、县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依法制定其他优惠政策,减免有关费用,并向社会公布。
第三章 供应对象
第十二条 经济适用住房供应对象是本地低收入及中等偏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低收入及中等偏低收入线标准和住房困难标准,由市、县政府按有关规定每年向社会公布一次,实行动态管理。符合下列条件的家庭可以申请购买一套经济适用住房:
(一)具有当地城镇居民户口(含符合当地安置条件的军人);
(二)无房或现住房面积低于市、县政府规定标准的住房困难家庭;
(三)家庭收入符合市、县政府划定的收入线标准;
(四)市、县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十三条 居民在申请期限内向住房保障主管部门申请购买或者承租经济适用住房应提供以下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