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进一步解决好关系民生的突出问题,社会各项事业协调发展。教育方面,全州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除学杂费和免费发放教科书,有19.8万名寄宿制中小学生得到生活补助;全面启动中小学D级危房排除工作,已排除危房11.7万平方米;完成了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建设,“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提高。高中教育得到加强,高中阶段入学率、高考上线率分别比上年提高5.4和5个百分点,达到38.3%和60.9%。州属中等职业学校迁建工程已奠基,三鑫文山职业学院开工建设;与云南农业大学、云南财经大学签订了州校合作办学协议,联合办学取得新突破;文山师专“升本”工作取得新进展,教育部专家组考评论证获得好评;学前教育和特殊教育稳步发展,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科技方面,实用技术推广应用力度加大,种养业良种良法覆盖面进一步扩大,有力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工业企业加快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创新,产品技术含量不断提高,全年申请专利124件,增长4.2%。文化方面,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21个、农村文化活动室377个,文化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大型壮族电视系列片《丽哉勐僚》完成制作正式开播,电影《阿峨之恋》成功拍摄上映,新创剧目《踩山舞云》入选第十四届上海国际艺术节参演节目,参加省第十届新剧目展演获得金奖。卫生方面,完成446个村卫生室建设任务,5个县级卫生机构、24个乡镇卫生院建设进展顺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逐步规范,群众参合积极性明显提高,参合率达到89%;建立了药品“统一竞价、统一配送”制度,药品价格下降21.8%,减轻患者医疗费用3500多万元。切实加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问题奶粉得到妥善处理,妇幼卫生工作全面加强,各类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广电方面,圆满完成了广播电视无线覆盖工程建设任务,广播电视覆盖率分别达到89.6%和90.1%,边远山区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难的问题进一步缓解。计生方面,“奖优免补”工作取得新成效,农业人口新办理独生子女证4240户,人口自然增长率得到有效控制,出生人口素质稳步提高,新生儿性别比有所改善。体育方面,第十三届省运会场馆设施建设抓紧推进,备战工作全面展开,全民健身运动蓬勃发展。就业和社会保障方面,全年城镇新增就业7403人,3787名下岗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社会保险新增参保人口3.5万人次。新增城镇低保人口4000人,基本做到应保尽保;新增农村低保人口10.6万人。受灾群众得到及时救助,基本生活得到保障。新建、改造廉租住房1285套7万平方米,城镇低收入人口住房困难问题进一步缓解。环境保护方面,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防火、石漠化治理、农村能源建设等生态工程建设稳步推进。扎实推进“七彩云南文山保护行动”,重点流域污染整治取得新成效,普者黑水质保持稳定,出境河流水质明显改善。完成23个重点减排项目建设,有8 户企业清洁生产通过省级审核验收,差别电价、行业准入政策全面落实,淘汰落后产能4.5万吨,削减化学需氧量3176吨、二氧化硫1450吨,全面完成了年度节能减排任务。此外,统计工作得到加强,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外事工作正常开展,中越陆地边界文山段勘界立碑工作顺利完成。气象预报准确度提高,为抗灾救灾和成功举办各类大型活动提供了较好服务。
(七)进一步加强民主法制和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政治保持和谐稳定。认真实施“五五”普法规划,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援助工作,全民法律素质不断提升,法律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立法工作取得新进展,《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和《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文山三七发展条例》修订、起草工作已经完成,正按程序进行审议。认真贯彻落实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颁布实施了《文山州人民政府实施〈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办法》,加快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民族团结进步事业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加强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认真做好征兵、转业复退军人安置和伤残军人优抚工作,双拥共建活动取得新成效。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和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城乡文明素质和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又有新提高。积极支持工青妇依照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妇女儿童工作得到加强,广大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切实维护。老龄、残疾人、红十字会、档案、保密、人防、史志、地震、侨务、新闻出版、决策咨询、信息产业等各项工作有了新发展。
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努力解决土地征占用、房屋拆迁、企业改制等方面涉及群众利益的问题;深入开展领导干部大接访、大下访活动,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有效化解了一批社会矛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坚决打击各种犯罪活动和境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活动,圆满完成了北京奥运会期间我州的安全保卫任务,维护了边疆社会政治稳定。启动实施新三年禁毒防艾人民战争,禁毒防艾工作进一步加强。高度重视公共安全,修订各类公共突发事件处置预案19个,政府应急管理和处理突发事件能力不断提高;强化安全生产责任制,狠抓各项措施落实,安全生产形势持续好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