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大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一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突破。衡昆高速公路文山境内段全线贯通,丘广公路建成通车,富宁港一期工程和普炭一级公路开工建设,规划横贯我州的云桂铁路项目国家发改委已批准立项建设,平远至天保、文山至茅坪、蒙自至砚山高等级公路前期工作步伐加快,完成 “通达工程”建设1180公里,630公里“通畅工程”建设进展顺利。二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德厚大型水库项目建议书已上报国家发改委、水利部待批,新开工建设达号水库、团结水库等水源工程和21座中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成“五小水利”工程1.2万件,新增蓄水能力168.5万立方米,新增灌溉面积5.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1.8万亩,改造中低产田2.8万亩,建成基本烟田11.9万亩、卧式密集型烤房1820座,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3平方公里,新增供水受益人口10万人。三是电力电网建设步伐加快。马鹿塘电站二期工程建设进展顺利,拉气、天保等一批电站建成发电,全州电力装机总容量达到110万千瓦。“云电送粤”南通道砚山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和两座220千伏、4座110千伏、7座35千伏输变电工程建成投产,新开工建设普厅220千伏输变电工程,全州电网结构进一步改善。完成183个自然村农网改造工程,新解决96个无电自然村用电问题。邮政、通信事业稳步发展,通信能力和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
(三)进一步加大工业项目建设力度,工业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年共完成工业投资28亿元,增长1.1倍,工业及电力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达35.1%,比上年上升14.5个百分点,产业投资比重进一步提升。建州以来最大的工业项目--投资45亿元、年产80万吨氧化铝厂已开工建设,与氧化铝配套的乙炔化工产业项目前期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马关年产10万吨锌60吨铟一期工程、麻栗坡年产5000吨仲钨酸铵、富宁年产5万吨高钛渣等项目已建成,特安呐三七综合加工生产线等一批在建项目建设进展顺利,新开工建设两条水泥熟料生产线。工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三七产业园区已有5户企业入园投资,完成工业总产值8.5亿元;马塘工业园区入园企业已达37户,完成工业总产值10.4亿元;马关、砚山、丘北3个工业园区效益初步显现。矿产资源整合稳步推进,全州已完成26个矿区整合,矿业权数量由640个减少到515个,优质资源逐步向优势企业集中,麻栗坡钨矿整合和马关都龙矿区整合的成功经验,得到了国家和省级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全年完成现价工业总产值190亿元,增长22.7%,实现工业增加值66亿元,增长16.3%,工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7%,比上年提高1个百分点。
(四)进一步加大城镇规划建设力度,城市功能有新的提升。以建州50周年庆典及承办第十三届省运会为契机,加大城市规划编制、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及城市环境治理力度。完成了第三轮《文山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正按程序上报审批;启动了《文山州域城镇体系规划》、《“文砚平”城市群规划》编制工作,其它各个层级的规划编制、调整工作积极推进,城镇规划体系逐步完善。盘龙体育场、七花广场改造提质等重点工程建成投入使用,文山城区道路、桥梁建设步伐加快,纵向横向交通基本对接,路网状况有了较大改善。各县积极把扩大城区规模和完善城镇服务功能结合起来,建成了一批市政公共服务设施和绿化、亮化工程,美化了城市环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全州城镇化率达到26%,比上年提高1.5个百分点。“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和“乡村流通工程”建设步伐加快,新建农家店220个、配送中心3个,农村流通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
(五)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发展活力明显增强。以解放思想大讨论为动力,进一步深化各项改革、扩大对外开放,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基本完成,配套改革稳步推进,确权率、发证率分别达到92.8%和67.3%,群众满意率达到93.6%。完成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任务,启动农村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改革试点。电力改革取得新突破,全州统一电网基本形成。投融资公司经营逐步走上正轨,融资担保能力进一步增强。农村金融改革步伐加快,成立了面向“三农”的文山民丰村镇银行,农行发放 “金穗惠农卡”突破4万张,授信额度8000多万元,农民群众贷款难的问题逐步缓解。国企改革、财政管理体制、资源性价格、教育、卫生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成功举办了上海文山宣传文化周、马关首届民间艺术节、麻栗坡国际商贸旅游交易会等活动,搭建了对外交流合作平台。积极组团参加省内外各种商贸展洽和招商引资活动,组织召开了烟叶资源配置工商座谈会和重点工业产业项目推介会,与省内外一批大型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全年完成国内合作项目205个,实际到位资金62亿元,增长30.7%。加强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全年实施境外投资项目7个,投资额2015万美元,增长76.4%;完成外贸进出口总额1.1亿美元,增长15.9%。非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总户数达5.2万户、增长9.8%,从业人员10.8万人、增长10%,创税8.1亿元、增长20%。旅游业平稳发展,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370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25.4亿元,分别增长5.7%和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