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加强基础工作,推进农本调查和成本监审工作的现代化管理。
1、加强计算机应用和传输网络建设工作。农本调查和成本监审工作要求较强的计算机应用,国家发改委开发使用《全国农产品成本管理数据库》后,要求全国各地必须使用软件统一汇总上报,因此,各县必须加强计算机知识学习,熟悉应用数据库管理软件和会计电算化工作,加快推进微机汇总,软件审核,网络上报工作。
2、建立健全成本工作的档案管理制度。要将每年的成本数据资料、专项调查材料、成本监审资料以及相关文件进行立卷归档。市局将完成全市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发至各县,并逐步完成每隔5年、10年的农本资料的汇编工作。各县(市)从2005年起,必须完成每年农本资料汇编工作,充分发挥档案管理在成本工作中的作用。成本工作档案管理制度将列为互查评比的一项重要内容。
3、建立农户直报调查制度。各地在每个调查点中选取两个文化程度较高、资料登记准确完整、责任心强、能表达反映问题的调查户作为直报联系户。我们将采取问卷或电话咨询方式直接向农户进行调查,以便快捷、直接地了解农村经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中的真实情况和重要问题。
4、改善和保障成本调查的工作条件。各地要努力帮助改善成本工作条件,添置必备的办公设备、提供所需交通工具,凡上级配备的计算机、打印机等设备必须做到专项专用。各县(市)要制定政策,对成本调查人员发表的文章或撰写的调查报告被政府和上级重视,应予以实施奖励;为鼓励农本调查人员经常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对下乡人员也应给予必要的经济补贴。
六、组织人员培训,加强队伍建设,提高成本工作人员的基本素质和业务技能。
1、充实成本工作人员。党和国家近年来高度重视“三农”工作,把增加农民收入作为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农本调查工作是价格部门紧扣中心,发挥好为政府、为社会、为“三农”服务职能作用的重要体现,加之,将要贯彻实施国家和省政府颁布的成本监审的令,使成本工作必须要建立机构,充实人员,才能适应当前的工作形势。因此,各地要在稳定农调人员的基础上,把业务骨干充实到成本工作队伍上来,切实保证成本工作的顺利开展。
2、加强业务的培训。各县(市)要加强价格成本监审专业培训和上岗培训,努力学习成本监审业务知识,不断提高成本监审队伍的整体素质。要积极派员参加国家、省、市举办的成本监审人员培训班,今后未经专业培训和未取得《成本监审资格证书》的,不得从事成本监审业务活动。要通过对成本人员和农调户学习培训,培养出一批能调查、能填表、能核算、能分析、能写作的业务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