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夹
法搜网首页
序号
课 题 名 称
课题负责人
主 研 人 员
承担单位
1
主动教育特色的学科教学研究
丁继泉
杨浪浪、王蜀川、林晓宇、赵季秋、刘永红、朱永伦
重庆市人民小学
2
重庆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的研究
万明春
李常明、万礼修、鲁琼瑶、曹 雷、陶纯恭
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
3
中小学教师选拔―培训―管理(STM)体系研究
肖长树
钟 燕、聂红涛、李协良、
宋海燕、夏泽胜
沙坪坝区教师进修学院
4
素质教育中的生活教育模式研究
李 亮
黄永贵、邹今治、杜东平、冯嘉林、许明学、张 莉
重庆市育才中学
5
农科教结合的课程、教学及办学模式研究
陈 捷
唐锦全、余国源、刘成焰、张文勋、余国平、孙兴林
渝北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6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
周建国
朱德全、邓志勇、谭兴云、贺晓霞
北碚区教育委员会
7
农村村小实施新课程改革的研究
胡建华
王琪开、魏启明、张 健、
钟永丽、聂坤丽、官建华
江津区教育委员会
8
中小学创新学习研究
彭智勇
龚春燕、胡 方、何云山、
魏文锋、谭小林、程 静
重庆市教育委员会
9
激发创造性的教育研究
廖文胜
张晓春、杨泽平、李永强、马 宏、徐忠毅、张咏梅
重庆市巴蜀小学
10
以“三创”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谭 劲
杨清萍、江 洋、李秀华、
钟 敏、刘 君、陶建鑫
南岸区珊瑚实验小学
11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谭绍华
赵为粮、余恢毅、谢 红、
章方学、聂海英、蒲滨海
重庆中澳项目办公室
重庆市中等职业学校实行学分制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邓步华
艾继周、甘晓玲、须 建、曾世杰、陈 燕、徐智勇
重庆市药剂学校
小学科技活动与学生创新精神培养实验研究
付启平
陈维美、张 波、黄庆江、黄承碧、邹 倩、颜 强
渝北区实验小学校
城市体艺特色高完中办学模式研究
叶 辉
于玉汉、高泽新、李 英、赖寒梅、赵 英、陈 胜
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校
面向21世纪幼儿园教研管理改革与发展研究
申 毅
钱 珊、周明英、徐 宇、邓伟连
汉字标音及早读写的实验研究
向建民
邓成林、魏大义、谭宁忠、杨贞萍、刘纯洁、唐兰英
万州区教育科学研究所
农村中小学开展自制教具活动的作用和途径研究
杨永双
杨世龙、陈红英、张硕德、杨 磊
武隆县教育条件装备所
中小学语文课内外结合发展语文能力研究
苏廷俊
吴维山、丁生霖、朱昭平、朱小明
云阳县教育科学研究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途径和方法研究
张县铭
钱小兵、谈安静、叶云波、杨 昶、王兴平、张 琴
南川区冷水关乡中心小学
对中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技能力的培养研究
李昌华
唐代权、李正良、龚 芳、黄会英、尤光明、刘治文
重庆市杨家坪中学
城市基础教育教师队伍现代化建设研究
何维嘉
赵元政、曾庆丰、张克敏、王美娥、刘家勤、邓光明
渝中区教育委员会
中学选修课、活动课课程设置与管理研究
宋 璞
张发光、田祥平、王庆启、毛明山
重庆市南开中学
12
参与式教育研究与实验
张 毅
刘云贵、李发秀、余金樯、樊 竞、黄金全、王海燕
长寿区第二实验小学
13
家庭素质教育指导研究
罗 民
朱福荣、徐 宇、陈伏兰、宋 武、蒋 华、但汉国
北碚区教师进修学院
14
网络环境下教研科研工作及管理策略的研究
林绍龙
钟及龙、蒋元斌、何怀金、祝传武、马建国、周绪田
九龙坡区中小学教学研究室
15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程区域实施模式研究
明祖秀
周吉航、艾仲庸、杨义文、冉泊涯、夏 军、谭 华
江北区教师进修学院
16
研究性学习校本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研究
赵永清
彭时中、吴智勇、龚小平、李永吉、肖光敏、付六云
重庆市开县中学
17
城乡地区中小学生心理素质发展特点与培养研究
胡晓彤
周光琪、唐箭月、李光华、陈 莉、张光前、王运明
合川区教育委员会
18
研究性学习学校管理模式研究
荆 瑜
龙定源、王兆麟、李恭方、李安全、肖志农、戴 鸣
四川外语学院附属外国语学校
19
小学(寄宿制)生活教育研究
钱昌愈
刘少谷、张茂英、张渝平、秦江华、戴 伟、李会碧
重庆市外国语学校森林小学
20
初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郭 洪
周德富、田 益、李永红、王道勇、池华策、练小菊
重庆市巴川中学
21
小学家政课程建设与家政教育研究
蒋仁菊
苏武银、曾德江、陈 勇、李会碧
永川区上游小学校
22
教师在研究性学习中的指导策略研究
傅唯泉
欧 健、谭中胜、田贵远、周刘波
重庆市巴蜀中学
23
城市重点中学研究性学习活动模式及实效性研究
鲁善坤
杨祖旺、王晓明、谭顺福、王海洋、唐绍友、王维刚
重庆市第一中学校
24
扬长教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谭小林
马世洲、刘冬莉、张爱民、方孝敏、王双
石柱县教育委员会教研室
25
读思练课堂主体导学模式的研究
谭中长
谭 平、冉孟凯、陈景红、秦从凡、张继状
重庆市石柱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