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表彰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的决定
(渝府发〔2009〕28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近年来,我市各高等院校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坚持科学发展观,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取得了一大批优秀教育教学成果。为进一步调动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工作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我市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根据《
重庆市教学成果奖励办法》(重庆市人民政府令第150号)的规定,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高等院校和各教育机构推荐申报、奖励办公室初审、权属公示、专家评审、结果公示、市教育教学成果奖评审委员会审议,评出第三届重庆市高等教育教育教学成果奖励项目210项,中小学教学成果奖励项目88项(详见附件)。经市政府第31次常务会议审议,对这298项教育教学成果予以表彰奖励。
希望获奖的同志在搞好教学工作的同时,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创新奉献的精神,搞好科研,多出成果。市政府号召广大教育工作者要向获奖的同志学习,振奋精神,教书育人,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创造出更多更优秀的教学成果,为把我市建设成为长江上游地区的教育中心和西部地区教育高地作出更大贡献。
二○○九年二月二十七日
附件:
第三届重庆市教学成果获奖名单
一、高等教育教学成果类
一等奖名单(共60项)
序号
| 成 果 名 称
| 成果完成人
| 成果所属单位
|
1
| 依托优势特色学科,创新电气工程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 周雒维、韩 力、唐 炬、
何 为、卢继平
| 重庆大学
|
2
| 创新教学团队机制、建设机械基础示范教学平台的研究与实践
| 何玉林、丁 一、宋立权、
杜 静、李良军
| 重庆大学
|
3
| 高等学校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创新与实践
| 任 宏、杨 宇、曹小琳、
竹隰生、刘贵文
| 重庆大学
|
4
| 建筑技术系列课程创新建设与实践
| 周铁军、魏宏杨、陈仲林、
王雪松、覃 琳
| 重庆大学
|
5
| 电子信息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 曾孝平、印 勇、张 玲、黄扬帆、陈新龙
| 重庆大学
|
6
| 工程制图双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 张庆伟、王建宏、夏 红、朱小飞、薛寒松
| 重庆大学
|
7
| 博士学位论文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 张宗益、刘 东、夏晓玲、戴元淑、郑小林
| 重庆大学
|
8
| 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余渭深、邹晓玲、晏晓蓉、
朱万忠、韩 萍
| 重庆大学
|
9
| 培养大学生数学应用能力和创新素质的研究与实践
| 杨 虎、龚 劬、刘琼荪、钟 波、段正敏
| 重庆大学
|
10
| 大学化学系列课程教学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甘孟瑜、张云怀、李泽全、
余丹梅、曹 渊
| 重庆大学
|
11
| 工科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的改革
| 方祯云、吴志伦、冯 斌、李玉兰、王东红
| 重庆大学
|
12
|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创新研究
| 黄蓉生、宋 明、张国镛、都 沙、郭 勇
| 西南大学
|
13
| 数学教育学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研究
| 宋乃庆、朱德全、李忠如、刘 静、于 波
| 西南大学
|
14
| 整合学术文化与基层实践,探索实施综合化与个性化相结合的本科人才培养模式
| 陈时见、周光明、潘 洵、朱亚萍、廖小明
| 西南大学
|
15
| 产学研紧密结合培养牧渔业创业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王永才、朱汉春、赵子华、赵智华、易 兰
| 西南大学
|
16
| 实用、审美、交流――建构高等院校现代写作教学体系
| 董小玉、虞 吉、陶 红、骆 鹏、陈 科
| 西南大学
|
17
| 教师教学能力培训体系建构与实践研究
| 赵伶俐、邓翠菊、白智宏、
彭爱辉、潘 丽
| 西南大学
|
18
|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
| 覃朝宪、张家政、莫启扬、
林海明、李 兵
| 西南大学
|
19
| 高等学校植物生产类生物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 王三根、朱利泉、李关荣、梁 颖、刘大军
| 西南大学
|
20
| 《普通昆虫学》课程教学及素质拓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王进军、陈 力、刘 怀、王宗庆、刘志萍
| 西南大学
|
21
| 《中国古代史》教学的创新与实践
| 卢华语、张明富、邹芙都、
徐难于、陈宝良
| 西南大学
|
22
| 法律实务教学平台的建构与利用
| 陈 彬、唐 力、王学辉、杨建学、胡晓春
| 西南政法大学
|
23
| 双师同堂解析民事案例教学模式
| 田平安、张玉敏、唐 力、刘有东
| 西南政法大学
|
24
| 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新方法―项目参与模式下的社会调查
| 陈 苇、张华贵、朱 凡、李 俊、曹贤余
| 西南政法大学
|
25
| 医学检验特色专业的建设与实践
| 尹一兵、冯文莉、涂植光、
翁亚光、朱建军
| 重庆医科大学
|
26
| 院校一体,创新高职高专护理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
| 阮莉莉、于叔杰、杨新民、
肖小华、沈 军
| 重庆医科大学
|
27
| 多元化教师教育体系的构建及专业化人才培养的创新性实践
| 傅世放、李禹阶、黄 翔、张希希、胡 芳
| 重庆师范大学
|
28
| 特殊教育专业融合性课程体系建设
| 申仁洪、张文京、许家成、
向友余、熊利平
| 重庆师范大学
|
29
| 校地合作、面向基层――考古学及博物馆学人才培养新模式
| 邓 晓、蒋 刚、管维良、杨 华、武仙竹
| 重庆师范大学
|
30
| 以信息科学技术为特色和优势,培养多样化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 陈流汀、聂 能、杜惠平、安世全、王国胤
| 重庆邮电大学
|
31
| 以科技创新推动“通信工程”特色专业的建设与提升
| 张德民、郑建宏、陈前斌、程 方、张 毅
| 重庆邮电大学
|
32
| 大学生全面成才的网络教育体系探索与实践
| 徐仲伟、游敏惠、魏 钢、郭天平、张绍荣
| 重庆邮电大学
|
33
| 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新型传媒艺术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
| 夏光富、黄永宜、李 益、李建秋、李 曼
| 重庆邮电大学
|
34
| 构建平台,项目引导,强化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
| 王 平、冯辉宗、吕霞付、朱 伟、王 泉
| 重庆邮电大学
|
35
| 理论研究与实践创新互动,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 刘 伦、王成平、吴成国、任海涛、白 凯
| 重庆交通大学
|
36
| 优化理论教学,强化实践环节――“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主干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践
| 许锡宾、王多垠、杨 斌、周世良、张智洪
| 重庆交通大学
|
37
| 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模式创新研究与实践
| 姜尔岚、吴成国、周 直、陆志荣、石加友
| 重庆交通大学
|
38
| 大学生心理互助网络模式建构研究
| 廖桂芳、许必高、郑廷友、
石加友、蓝章礼
| 重庆交通大学
|
39
| 突出开放教育与全程实验教学的经济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
| 王崇举、郑旭煦、曾庆均、
靳俊喜、王宗萍
| 重庆工商大学
|
40
| 构建职业能力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多维互动的实践教学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 李定清、母小曼、罗 勇、朱俊耀、杨 矛
| 重庆工商大学
|
41
| 以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为目标,加强课堂教学及实践教学为重点的高级英语教学创新改革
| 肖 肃、杨志亭、谢 琳、姜 孟、刘玉梅
| 四川外语学院
|
42
| 与时代同行―《产品生态设计》课程建设
| 王立端、段胜峰、张海涛、赵 宇
| 四川美术学院
|
43
| 产学研相结合的动画人才培养新模式
| 周宗凯、周小波、郭晓寒、郭 宇
| 四川美术学院
|
44
| “三位一体”:地方工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 肖蕙蕙、邓 明、邓成超、徐 云、熊晓燕
| 重庆工学院
|
45
| 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体系构建的探索与实践
| 牟延林、谭 宏、王天祥、刘 壮、钟代军
| 重庆文理学院
|
46
|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可视性评价机制研究与实践
| 李德全、左 益、宋明江、蒋礼文、魏良福
| 重庆文理学院
|
47
| 引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专业化教师培养体系的创新与实践
| 彭寿清、于海洪、雷继红、
胡明荣、冉隆锋
| 长江师范学院
|
48
| 临床医学专业临床综合化课程体系改革研究与实践
| 高家蓉、徐剑铖、王卫东、王云贵、常 城
| 第三军医大学
|
49
| 构建高校教学督导与评估相结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研究
| 赵先柱、向焱彬、罗长坤、
陈俊国、黄建军
| 第三军医大学
|
50
| 外科学及野战外科学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
| 王正国、肖 南、陈 洪、麻晓林、赖西南
| 第三军医大学
|
51
| 军事美学与军人审美素质教育研究及实践
| 李学明、林从光、阮炳黎、李 建、李 蓉
| 后勤工程学院
|
52
| 军地结合现代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 王 丰、姜大立、王 旭、黄 辉、邵毅明
| 后勤工程学院/重庆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重庆交通大学
|
53
| 油气爆炸和火灾安全技术学科方向的创建
| 杜 扬、蒋新生、钱海兵、周建忠、周琳莉
| 后勤工程学院
|
54
| 继电保护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
| 黄益华、王秋红、王显平、
郭光荣、徐 明
|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55
| 网络环境下的“形势与政策”课教学创新与实践
| 李志丽、刘珍杰、陈玉君、李 霞、孙 勇
| 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
|
56
| 《突出职业能力、创建与实践高职“三位一体”人才培养体系》
| 徐 益、赵计平、江 洪、李 雷、袁苗达
| 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
57
| 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项目研究与实践
| 任 波、曹 毅、杨 莉、董 勇、翁代云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
58
| 社区康复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与实践
| 王辅贤、张仲兵、张 墨、乐明于、张 俊
| 重庆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
59
| 立足西部,坚持特色,培养知识技能型IT人才的探索与实践
| 张 伟、刘守渔、韦鹏程、陈 军、杨华千
| 重庆教育学院
|
60
| 强化公益主题与环保理念的艺术创新教育探索
| 叶瑞伟、文 红、左太元、唐先平、马 洁
| 重庆教育学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