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医疗救护队
职责:熟练掌握溺水、急救、心肺复苏、气管切开、清创、缝合等医疗救护知识,经常开展救护模拟训练,保障凌期伤病员得到及时、安全、有效的救治。对来自出现疫情地区的伤病员还要做好消毒隔离及疫情上报工作。同时做好医务人员的防护。
3、凌情抢险
一旦发生凌情,各有关单位及人员在防凌抢险卫生防疫与医疗救护领导小组的统一指挥下,严格按照本预案规定,立即行动,迅速到达规定岗位,采取相应的救护预防措施。
乡镇卫生院和市直各医疗机构:1、承担灾区责任范围内伤病员的诊疗救治工作,完成预防、诊断、治疗任务。2、负责医务人员的培训和个人防护,采取严格的防护措施,使用有效防护用品,防止医务人员感染。3、负责院内的消毒隔离工作。4、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范和各种规章制度。5、宣传疾病防治科学知识。6、发现疫情,及时如实报告。7、建立凌期医疗救护物资储备库,储备足够应急医疗救护药品、设备、用具,做到单独存放,专人保管,定期更换。8、确保救护交通工具、急救设施运转良好,通迅联络畅通。
卫生防疫机构:1、组织开展灾区消毒防护工作,做好人畜饮用水消毒。2、实施灾区消毒隔离等预防控制措施。3、监督、指导医疗机构做好消毒、防护工作。4、做好公共交通工具、商场、学校、托幼机构及其他公共场所预防控制的监督检查。5、发现疫情,及时上报,做好汇总、统计、分析、评估工作。6、对疫点进行隔离控制和消毒。7、建立凌期疫情控制物资储备库,储备消杀药品、检测试剂、器械、防护用品等。8、对公众开展健康教育和医学咨询服务。
4、工作要求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实行行政一把手负责制。坚决做到三落实(组织、装备、任务落实)和“六到位”(思想认识到位、领导责任到位、急救措施到位、急救药品和防凌器材到位、医疗救护人员到位、后勤保障到位)。
(2)为保障卫生防疫与医疗救护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各医疗机构要挑选责任心强、素质高的卫生技术人员,组建防凌医疗救护队伍,并做好必要的救护知识培训和救护模拟训练。防疫站要做好疾病预防知识的培训及消杀准备工作。
(3)为确保急救药品、设备及用具落实到位,各单位单位要将防凌应急医疗救护必需的药品、设备专箱单独存放,专人保管,定期更换。防凌专用药品、器械存放地要悬挂标牌。
(4)确保交通工具运转良好,通讯联络畅通。各有关单位要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保证凌情指挥命令迅速传递,救护车应保持良好车况,随时准备出动。
(5)防凌抢险卫生防疫与医疗救护工作终止时间由市防凌抗旱指挥部根据工作情况决定。待凌期结束后各单位认真总结防凌工作,并形成书面材料,及时上报防凌抢险卫生防疫与医疗救护领导小组。
四、防凌分洪预案
由于近几年凌汛期槽蓄水量大、水位高等特殊情况,根据近几年从总干渠首及总干二、三、四闸泄水渠引槽蓄水分洪的经验,利用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引用黄河凌汛期洪水,通过总干渠及沈乌干渠向乌梁素海及其它湖泊分洪、滞蓄,可有效降低黄河凌汛期水位,缓解黄河防洪大堤险情,减轻黄河防凌压力。因此,在我市段黄河水位达到超标准水位时,分别按以下方案或综合以下方案启动此预案。
方案一:正常情况下以生态供水为主实施分洪引水
引槽蓄水生态供水配合分洪引水计划:总干二闸、三闸泄水3月5日放口,按最大流量引水(正常年份最大日引流量50立方米/秒),利用通济渠、长塔渠(长济渠)放口引水,分洪时间15天,分洪水量通过总干渠、干渠节制调控后容泄乌梁素海。开河后分别由总干四闸泄水和乌梁素海退入黄河。分洪水量约0.65亿立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