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完善农村社区民主治理机制
(一)加强农村社区党的建设。探索建立以农村社区党组织领导为核心、村民自治为基础、农村居民广泛参与、各类社区组织互动合作的农村社区民主治理机制。按照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和农村社区建设要求,加强农村社区党建工作,针对“几村一社区”、“一村几社区”的情况,积极稳妥地调整农村社区基层党组织设置。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理顺社区内各组织之间的关系,明确职责分工,发挥整体功能,不断推进社区群众自治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
(二)完善农村社区群众自治机制。加强农村社区的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建立社区共建理事会、和谐促进会等新型社区治理组织,培育农村服务性、公益性、互助性社会组织,畅通驻村单位和离退休回村居住人员、外来务工经商人员等参与社区建设的渠道,实现村民自治与社区治理有机统一。加强农村社区民间组织建设,大力发展各类专业协会、合作社等农村经济合作组织,为农民提供生产经营服务,促进农民增收。大力发展志愿者、帮扶互助、文体教育、环境保护等公益性社会组织,健全共青团组织、妇女组织、残疾人协会、计划生育协会、红十字会等群众组织,充分发挥其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
六、构建农村社区服务体系
(一)加强农村社区基本公共服务。加强农业生产服务,健全农技推广、动植物疫病防控、农产品质量监管等服务机构,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为农民提供产前、产中、产后系列服务。加强卫生计生服务,加快建立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和站(村卫生室)为主体的社区卫生服务网络,健全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为农村居民提供安全价廉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和计划生育指导等服务。加强文化体育服务,建设社区读书、阅报、健身、文艺活动场所,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全民健身运动。加强社会救助服务,确保最低生活保障应保尽保,健全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医疗救助、住房救助、法律援助等专项救助制度,完善分层分类救助制度,强化救灾应急机制。加强老年福利服务,统筹城乡老年人优待政策,逐步建立覆盖农村所有老年居民、标准有别的生活补助制度,积极推进养老服务社会化,推进居家养老服务对农村社区的全覆盖。加强社区教育服务,加快建立社区教育中心(社区学校),为村民提供科学技术、理论知识、生产技能和社会公德等方面的学习培训,促进形成学习型社会。加强法律服务,开展法制教育和法律进乡村活动,探索建立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制度,健全人民调解机构,满足农村群众对法律的需求。加强转移就业服务,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农村职业教育、就业咨询、预备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岗位信息发布等服务,实现城乡统筹就业。加强社会治安服务,大力推进农村社区警务室和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深化人民调解和社区矫正工作,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区正常秩序和公共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