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动食品药品安全评价监测中心建设。研究明确局食品药品安全评价中心的主要任务、工作机制,加快推进评价中心的全面建设。在19个区县分局挂牌设立食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分中心,全面掌握食品污染物监测、食品药品抽检、药品不良反应的情况,开展风险评估,进行综合分析和科学评价,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发出安全警示,提前消除安全隐患。
提高食品药品安全应急处置能力。根据产品抽检和安全评价的结论,确立阶段性监督检查和案件稽查的重点,迅速有效地查办存在安全隐患的案件。对抽检和安全评价认定不合格的产品,及时采取停售和召回措施,防止其引发大的安全事件。反思“三鹿奶粉”等事件的深刻教训,加强行业“潜规则”的发现和应对,将事故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进一步完善行刑衔接机制,依法惩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完善市、区两级食品药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查控机制,规范应急查控措施,定期组织预案培训及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做到一有情况,能够快速、准确、全面查控问题产品,有力、有效控制事态发展。
(五)以全市“迎世博600天行动”为动力,全面推进世博食品药品安全保障各项准备工作
筹建世博食品安全实时监控中心。建设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网格化实时监管体系,与世博园区安保系统相融合,实现世博食品安全监控信息实时汇集、安全隐患及时发现、突发事件快速处置。实施指挥中心、现场实时监控点、若干实验室和监测室、世博物流监控系统、世博食品安全应急处置网络等项目建设。
建设世博食品安全追溯平台。通过确定供博食用农产品定点基地、供博食品生产定点企业、供博食品指定物流公司,采取“技防”、“人防”措施,实现世博食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点对点的可控和追溯。开展制定世博食品标准、世博监测动态共享数据库、世博食品监控软件开发、世博食品溯源技术应用等项目建设。
研究建立世博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充分利用现有检测资源,集成先进的食品安全信息技术和检测技术,研究建立世博食品安全风险分析预警平台。制定各类突发食品安全事件的应急预案,做好人员物资和技术储备,采取针对性措施,按危害和风险程度对事件实行分级管理。建立世博食品安全应急指挥协调机制,并与世博医疗急救体系搭建沟通渠道。
(六)以提高公众和行政相对人的认知水平为根本,深入开展宣传培训工作
打造立体宣传网络,着力提高公众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在市局统一组织开展大型宣传活动的基础上,各区县分局结合辖区实际,不断创新形式、拓宽渠道、丰富内容、挖掘载体,开展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食品药品安全知识“进社区、进学校、进机关、进工厂”系列宣传活动。同时,通过开设专栏、专版等形式,与大众传媒联手宣传食品药品安全信息、相关法律法规、工作动态以及健康饮食和科学用药常识。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制作系列宣传片和宣传册,利用政府网站、自办刊物和短信平台等进行广泛的宣传。通过全方位宣传科学合理的饮食用药常识,增强市民的食品药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促进市民养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和正确合理的用药方法。
完善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行政相对人的质量责任意识。依托相关专业院校和社会教育机构,采取传统课堂培训模式与实地考察学习、网上培训和网上考核相结合的方法,以及通过以会代训、召开现场会、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分层次、分类别开展业务培训,不断提高企业负责人和质量管理人员的相关专业素养。强化培训结果的考核应用,将行政相对人参加教育培训的情况及时记入各单位监管诚信档案,作为对其进行日常监管和信用等级评定的一项依据。通过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教育,强化企业“产品质量第一责任人”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和道德观念。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