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通知

  港口岸线利用规划的主要目的是为港口发展预留空间,并不表示所规划的岸线都将成为港口。本次规划的港口岸线的具体功能还需要在下一层次的各港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中进一步明确。
  四、沿海港口布局规划
  (一)规划原则
  1.突出海西发展战略。按照构建海西现代综合交通运输网络要求和建设“大港口”的目标,为提高海西港口经济在全国港口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在布局上重点突出厦门及福州的主要港口地位。
  2.注重与《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和其他相关规划相衔接。符合国务院批准的《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注重与海西区高速公路、铁路、民航等相关运输体系规划相衔接,发挥综合运输体系整体效益;注重与产业布局、城市、国土、海洋等相关规划相协调,使港口布局与腹地发展相适应,成为海西城市群、产业群的重要依托。
  3.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我省丰富的港口岸线资源优势,细化布局、有效利用,保护岸线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浪费,并充分考虑未来发展的需求,统筹规划,满足中长期发展对岸线资源的需求。
  4.服务两岸直接“三通”需要。依托我省沿海港口较为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规划的海峡通道布局,加强两岸经贸合作和人员往来,争取在两岸“三通”上有作为、有贡献、有地位,在我省沿海与金马澎间直接往来上有拓展、有创新、有特色,推进我省沿海港口成为中西部省份进出台湾的重要通道和两岸“三通”的前沿平台。
  (二)布局规划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港口法》的规定,沿海港口分主要港口、地区性重要港口和一般港口三个层次,按照《福建省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的要求,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及各港的现状和特点,我省沿海港口规划形成以厦门港、福州港为主要港口,泉州港、莆田港、漳州港、宁德港为地区性重要港口的布局。
  沿海各港的功能定位如下:
  图7 港口布局规划图(略)
  1.厦门港
  厦门港功能定位:是我国集装箱干线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是海峡西岸经济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重要依托;是我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生产力布局、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和基本实现工业化的重要支撑;是我省及周边地区扩大对外开放和全面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战略资源;是海西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平台,是对台“三通”的重要口岸。厦门港将依托厦门海沧保税港区和区域内发达的路网系统,发展成为海峡西岸的物流中心,主要为腹地外向型经济发展服务。厦门港应具备装卸仓储、中转换装、运输组织、现代物流、临港工业、通信信息以及保税、加工、商贸、旅游等多种功能,逐步发展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高效、效益显著、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厦门港服务范围覆盖整个海峡西岸经济区,随着地区综合运输网不断完善,其腹地范围将扩大到赣、湘等其他内陆地区。
  2.福州港
  福州港功能定位:是国家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枢纽、我国沿海主要港口;是做大做强省会中心城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工业化的重要依托;是福州市及闽江流域发展外向型经济和连接国际市场的重要支撑;是对台“三通”的重要口岸。福州港以发展能源、原材料等大宗物资和集装箱运输为主,随着腹地经济发展和外海港区规模的形成以及福州江阴保税物流园区的建设,大力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充分发挥福州省会城市服务全省的重心和辐射作用,充分利用沿海港口、外向带动和对台合作优势,积极拓展物流、商贸、信息、对台滚装和客运等功能,发展成为现代化、多功能的综合性港口。
  福州港服务范围以闽中、北地区为主,随着以福州市为中心的综合运输网不断完善,将为浙、赣、湘的部分地区提供运输服务。
  3.泉州港
  泉州港功能定位:是我省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全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泉州市及其周边地区发展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是对台“三通”的重要窗口;是临港工业开发建设的重要基础。泉州港以发展石化等液体散货、内贸集装箱运输为主,积极发展外贸集装箱支线运输,充分发挥泉州创新型城市经济快速发展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拓展物流、商贸、信息、对台滚装和客运等功能。
  泉州港服务范围以泉州市为主,随着综合运输网不断完善,其腹地范围将扩展至周边地市以及赣、湘的部分地区。
  4.莆田港
  莆田港功能定位:是我省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全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莆田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重要依托;是临港工业开发建设的重要基础和对台交流的重要窗口。莆田港以发展能源、原材料运输为主,积极发展外贸集装箱支线运输,拓展物流、商贸、信息、旅游客运等功能。
  莆田港服务范围以莆田市为主,随着向莆铁路等疏港通道为主骨架的综合运输网不断完善,莆田港的腹地范围将延伸至赣、湘的部分地区。
  5.漳州港
  漳州港功能定位:是我省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全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漳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要依托;是腹地发展临港产业的重要基础和对台交流的重要窗口。漳州港以发展石化、能源运输为主,积极发展外贸集装箱支线运输,拓展物流、商贸、信息等功能。
  漳州港服务范围以漳州市为主,并辐射闽西、粤北的部分地区。
  6.宁德港
  宁德港功能定位:是我省沿海地区性重要港口,全省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宁德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重要依托;是临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础。宁德港以发展能源、原材料和通用散杂运输为主,兼顾部分集装箱运输以及对台交通、陆岛交通和旅游客运,以服务临港工业起步,同时,积极拓展其它功能。
  宁德港服务范围以宁德市为主,并辐射闽北、赣北及浙南部分地区。
  (三)运输系统布局
  根据《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对我省运输体系的布局,结合我省经济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布局、对台“三通”需要和预测的重要货种吞吐量,沿海港口主要布局形成集装箱、煤炭、原油、铁矿石、粮食5个运输系统。
  1.集装箱运输
  厦门港为集装箱干线港,以远洋集装箱运输为主,重点发展大型专业化码头;福州港、泉州港、莆田港、漳州港、宁德港等为集装箱支线港,发展内贸和近洋航线。随着腹地经济发展和外海深水港区的规模化发展,福州港将大力发展集装箱干线运输。
  2.煤炭运输
  我省煤炭海运需求量80%以上由燃煤电厂、钢铁厂生成,目前大部分煤炭由我国北方调入,中远期需要从国外调入。煤炭接卸系统为:以沿海各电厂配套码头及现有的公用专业煤炭码头和通用码头为基础,福州港为东南沿海主要的煤炭接卸港。其他港口根据需要相应布局建设5~10万吨级专业化煤炭接卸码头。
  3.原油运输
  我省调入原油主要为沿海石化企业服务,以直达运输为主。规划原油主要接卸港为泉州港。沿海其他具备建设20~30万吨级以上大型原油接卸码头条件的港口,可根据大型石化企业规划与建设的需要,配套建设大型原油接卸泊位。
  4.铁矿石运输
  我省铁矿石运输服务对象包括本省钢铁企业,依托铁路服务江西等内陆省份钢铁企业,并可为部分沿海钢铁企业调配铁矿石服务。我省沿海港口铁矿石运输应相对集中布局,充分发挥莆田港铁路运输优势,以莆田港为主,并充分利用沿海港口现有码头设施。结合大型钢铁厂规划与建设的需要,相应配套建设大型铁矿石码头。
  5.粮食运输
  我省调入粮食主要是弥补省内粮源不足,近年调剂粮食也有部分流向广东、浙江和江西等省。规划在厦门港、福州港、莆田港大中型粮食中转储运码头基础上,增加布局泉州港粮食专用接卸码头。其它港口可根据粮食流通和生产企业的布局配套必要的专用码头。
  (四)对台运输
  进一步发挥闽台“五缘”优势,积极拓展我省沿海与台湾地区直接往来的范围和层次,加强口岸基础设施和交通网络建设,提升通关服务水平,拓展货源,组织客源,做好海上直航工作,逐步加大航线密度,布局对台客运邮轮及滚装运输系统。
  1.对台旅客运输
  在我省沿海与金马澎间海上客运直航的基础上,以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为布局重点,沿海其它港口根据两岸交流需求开展不定期对台旅客运输。同时,根据国家发改委关于促进我国邮轮发展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我省区位优势,以厦门港、福州港为布局重点,争取开通厦门、福州直达台湾本岛的邮轮客运航线。
  2.对台滚装运输
  发展海峡客货滚装运输,力争我省沿海与台湾本岛及金马澎地区的机动车能够参照港澳模式进出两岸,两岸道路运输以滚装运输方式开通“闽台水陆直通联运”的货运“直通车”业务。对台滚装运输系统主要依托福州、厦门、泉州三大中心城市,以厦门港、福州港、泉州港为布局重点,逐步形成闽台海峡滚装运输的三个主通道。
  五、环境保护
  本规划的实施对于保护、节约、合理利用和开发沿海港口资源,促进港口现代化,提高岸线资源的使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可进一步提高港口运输的规模化和集约化程度,从而有效地减少货物在装卸、堆存、转运中对环境的污染,降低港口建设与发展对环境的影响。
  根据港口环境保护要求,应制定防止环境污染与生态变化的措施规划,坚持港口建设与环境保护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严格执行国家有关港口建设和营运期的环保法律、规范,重视环境监测,注意港口建设发展带来的环境变化,加强治理,防治环境污染,使港口环境各项指标符合国家有关要求,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
  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应注重集约利用土地、淡水和岸线等紧缺资源,必须严格按国家规定开展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执行国家环境保护的有关规定;各港在编制总体规划时尽可能提高岸线、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应贯彻科学发展观,按集约化、规模化要求开展港口布局,根据各港口和港区规划的功能,在岸线和水陆域布局方案中,充分考虑环境保护的要求,最大限度、有效利用宝贵的港口资源,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在发展规模化的新港区时,要重视对邻近城区的老港区进行改造或功能调整和资源整合,改善城市的生活环境;在港口生产运营过程中,应加强环境质量监测和环境保护管理工作,建立并完善环境风险事故的预防和处理机制,适时对港口环境保护进行全面评估,使港口更加安全、清洁、环保。
  六、保障措施
  (一)进一步强化规划在港口发展中的擎领作用
  在全省沿海港口布局规划的基础上,抓紧制定完善各港总体规划和重要港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以规划为依据,加强对港口陆域、海域、岸线等资源的管理,特别是沿海重点岸线、大型深水港址岸线的保护和开发利用管理。同时建立港口岸线后方陆域土地使用协调机制。
  (二)重点推进“两集两散”港口建设
  集中力量加快“两集两散”港区大型深水码头、深水航道的建设。按照港区控制性规划,对重点开发港区的码头泊位、后方可供建设物流、仓储及临港工业设施的陆域进行连片、成规模开发建设,提高港口集约化水平。加快建设厦门港、福州港等主要港口,努力把厦门港建成国际航运的重要枢纽。
  (三)大力发展临港工业
  在港口总体规划中,协调好沿海城市间的分工与协作,依托沿海深水港口,大力发展石化、冶金、能源、造船、浆纸及木材加工等临港重化工业,相应集中建设煤炭、油品和矿石等大型能源、原材料码头。
  (四)加快发展港口物流业
  针对当前集装箱运输与现代物流日益融合大趋势,充分利用厦门海沧保税港区、福州江阴保税物流园区等临港物流园区,对港口资源、集装箱运输资源加强引导整合,重点完善沿海港口集装箱运输系统、大宗散货运输系统。
  (五)不断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引导作用,加快沿海重要港区的疏港公路、铁路、管道、公共交通等配套集疏运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港口集疏运通道的通过能力和服务水平,促进港口发展。
  (六)着力推进港口一体化进程
  充分发挥省港口发展协调委员会的作用,加大省级协调力度,打破行业、行政、港湾界限,统筹整合全省港口岸线、综合交通、航运市场、物流服务等资源,逐步理顺港口管理体制。巩固和完善厦门湾港口一体化成果,加快推进湄洲湾港口一体化进程,提升港口竞争实力。
  (七)持续拓展港口经济腹地
  争取国家在我省布局建设大型煤炭、油品、矿石等大型散货中转码头,使海西大港口成为中西部矿石、煤炭等大宗货物新的出海口。继续加强与江西、湖南等中西部省份港口发展合作,研究推出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中西部省份货物在我省港口中转,不断拓展海西港口腹地、提升海西港口辐射力。
  (八)加大各级政府的扶持力度
  针对目前我省港口发展所处的阶段和行业内部结构特点,各级政府在推进港口发展过程中,应加强规划、引导和扶持,研究制定财税、土地、融资、通关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和有效措施,重点扶持和培育成长性较强的现代港口企业,促进港口做大做强。

  福建省沿海港口分货类吞吐量预测表

附表1单位:万吨、万TEU
项 目2007年实际2010年预测2015年预测2020年预测
合计外贸内贸合计外贸内贸合计外贸内贸合计外贸内贸
货物总计23603716416439330001150021500480002285025150630003220030800
一、干散货物1034819658383136502380112701870046001410020300720013100
其中:煤炭及制品3406175323149502354715800015006500900025006500
金属矿石883703180120083037020001600400400030001000
非金属矿石31084226400115285400200400600200400
矿建材料(砂)43633893974550050050003500500450035005003000
其它1385614771160070090048008002300320010002200
二、液体散货1351486865310017301370360021001500640038502550
其中:原油34932821150014001001800160020029002700200
成品油5081049880025775100015085021003001800
其它4941473478003054958003504501400850550
三、件杂货4536512402452507604490670011505550830011507150
其中:钢铁787757111050909601300200110019001001800
木材927319350200150450350100500350150
粮食39361332500100400500100400500100400
化肥24717501040503020603030
水泥1750175200020020002002000200
566501003070100505015040110
其它30092902719300033026704100420368049905304460
四、集装箱73684202316611000663043701900015000400028000200008000
标箱(万TEU)68649818811008032971900150040028002000800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