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运用价格政策,促进环保材料和产品的应用。对开发建设企业按规定使用节能建筑材料、节能新技术的,允许企业将有关费用合理计入建设成本,经济适用住房按规定使用了节能建筑材料的,其新增成本允许进入房价,可适当突破最高限价的限制。对太阳能热水器等成型产品在住房建设中,同步统一安装使用的,其产品价格可不列入住房建设成本,销售单位和买受人双方合同约定,由开发商价外代收,避免重复计费,促进节能产品的开发、生产和销售。鼓励现有小区改造、安装、使用节能产品,物业服务企业应支持、指导业主安装使用节能产品,积极做好相关协调和管理工作,不得以任何名义收取费用。
九、强化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价格约束机制。实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价格政策,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推行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制度,合理制定污染物排放权交易基准价和交易服务费指导价。实行医疗废物、工业危险废物和其他社会源危险废物处置收费制度,合理制定危险废物处置收费标准,积极推进危险废物集中处置。
十、加强药品和医疗服务价格管理,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围绕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完善医药价格形成机制,探索药品差别差价率政策,支持药品招标采购、药品直供和医药分开改革。落实和完善药品和医用耗材挂网集中采购工作。深入推进价格服务进医院活动,促进医疗机构建立健全内部价格管理制度,规范医疗机构价格行为,努力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药品和医疗卫生服务。
十一、下放部分价格行政审批项目,逐步探索和建立适合“两型社会”和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管理体制。强化区级人民政府的价格管理权限,全面落实价格行政审批工作责任制,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将25项价格审批权限下放到各区人民政府(已另行发文)。不断创新价格审批方式,围绕“两型社会”和循环经济建设,建立亲民便民高效的价格审批制度,完善价格监督机制,健全价格服务体系。
十二、统筹兼顾,完善配套,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运用价格杠杆促进两型社会的建设,涉及生产、流通、消费各个方面,需要各方面的支持,必须统筹兼顾,妥善处理好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为此,一要建立完善的价格监测体系,及时准确反映市场价格动态,为政府决策和企业经营服务。二要进一步完善价格调节基金制度和价格调控联席会议制度,妥善处理好价格调整对困难群众生活和相关企业的影响。三要加强价格监督检查,创造良好的市场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