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合理确定规模。各县(市)要按照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规模大体相当的要求,对本地区高中阶段教育的招生实行统筹管理,合理确定普通高中和中等职业学校的招生比例,对比例差距较大的,要采取特殊措施,保证普通高中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发展。
(三)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型人才培养培训工程”,培养高素质实用技术人才
11.加快建立西双版纳州技工学校。西双版纳州是全省无技工学校的地州之一,技能人才培养滞后,严重影响经济社会发展质量,为此,根据我州实际采取资源整合,校校合作的方式,先以景洪市为试点,在景洪市职业高级中学加挂技工学校牌子,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此项工作2009年完成报批,争取秋季招生。
12.完善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劳动保障部门要积极支持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参加职业技能鉴定,职业学校90%的毕业生应获得职业资格证书。劳动保障、国资委等相关部门要督促企业优先从取得职业院校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培训合格证书的人员中招录员工。加强对中等职业学校培养目标、办学形式、教学管理、专业设置、课程开发、教学方式等方面的评价,与学生职业资格证书的取得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相适应。
13.建立和完善技能人才激励机制。在行业和企业的关键岗位推行“首席技师”聘任制度。技工学校、职业高中学校的毕业生与普通中专学校毕业生应享受同等待遇。劳动保障和人事部门应制订技能人才的奖励办法,对各行业有突出业绩的高技能人才实行特殊奖励。
14.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全面清理各种培训合格证、技术员证,逐步统一证书,普遍推行与所学专业相适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
(四)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工程”,加强实践实训教学能力
15.实训基地建设。围绕我州产业布局及区域、行业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依托行业企业和中等职业学校,统一规划,按专业门类重点建设一批区域性、资源共享的实训基地。鼓励和支持具有参与企业产品开发和生产能力的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实训基地要打破部门、行业和所有制界限,实现共建共享,充分发挥在教学、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和技术服务等方面的功能。
(五)实施“中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工程”,提高师资整体水平
16.加快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学历合格、素质较高、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整体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师资水平,促进职业教育持续发展。到2012年,中等职业教育教师合格率达到90%,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达25%,“双师型”教师比例达到30%以上。提高教师熟练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方法的能力。完成3个省级骨干专业建设,培养不少于6名省级学科带头人,全面提升中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