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推进"产业聚焦",全市高新技术产业优先在滨海高新区聚集和发展,市发展改革委、市经委、市科委、市信息化办等各有关部门重大科技计划和科技产业化项目优先在市高新区布局,建成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高技术服务业研发转化基地。
积极推进"机构聚焦",积极吸引世界500强企业、国内重点企业和国内外知名科研机构在滨海高新区建设研发机构,优先在滨海高新区建设起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试验、国家工程中心、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为依托的高端研发体系,以滨海高新区为核心建设全市公共技术研发平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各级各类产学研联盟、产业技术联盟等新型创新组织,引导创业投资和贷款担保机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等向滨海高新区集中。
积极推动"人才聚焦",支持各类领军型人才和高端研发团队在滨海高新区创新创业,建设留学生创业园、中国EMBA创业园等一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基地。
(三)发展目标。
到2015年,市高新区整体上要发展成为国际性创新的先导、自主创新的高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化的示范基地。以滨海高新区的国际性创新发展为龙头,以津西知识创新密集区为基础,以南开科技园和武清开发区、北辰科技工业园、塘沽海洋科技工业园等特色功能区为拓展,在建设创新型城市的进程中发挥东西互动、区县联动、多点带动的重要作用,发展成为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全球创新要素的聚集区、自主创新和创新驱动型发展的引领区和"高新、高质、高端"产业结构示范区。
三、推进产业链升级,大力发展高端产业集群
(一)促进新能源产业集群创新。
围绕新型绿色储能电池、可再生能源电池、风力发电和节能技术等领域,纵向延伸和横向拓展新能源产业链条,加快新能源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成为国家新能源高技术产业化基地。与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相对接,建设 "国家能源和环境技术(EET)产业创新园"。
(二)推动软件和信息制造产业集群升级。
加快天津高新区软件与服务外包产业基地建设,发展成为全国软件与服务外包业的龙头区域。建成以曙光计算机为主体的高性能计算机产业化基地、以中环半导体等为代表的集成电路研发和产业化基地。
(三)培育生物技术与现代医药产业集群。
重点推动"四部一市"共建的国家生物医药国际创新园建设,围绕基因治疗与细胞治疗类药物、疫苗与诊断试剂、生物基化学品以及中药现代化等重点领域,吸引全球性的领军人才和团队,聚集国际领先水平的研发项目,培育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型企业,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生物创新产品。建设"国际生物健康产业创新园",成为国际知名的生物技术与健康产业创新研发和转化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