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通市人民政府办公室转发市全民科学素质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南通市未成年人科学素质行动实施方案》等8项实施方案的通知


  2.合理配置中小学图书馆科普用书。中小学图书馆必须配置一定数量的科技类书籍,科技类书籍应占图书馆藏书的15%以上。(教育局、财政局)

  (五)利用社会资源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

  充分发挥科研院所科学教育与培训功能。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和企事业单位科研实验室,向中小学生免费开放,供学生参观和参与科学实验,发挥其教育与培训功能,鼓励和支持其面向青少年开展科学教育和培训。(科技局、教育局、科协)

  (六)加强科学教育研究。

  1.加强科学教育课题研究。积极开展科学教育课程教学研究,将中小学生科学教育研究列入每年教育规划课题专题。(教育局、教科研中心)

  2.开展科学教育教研活动。组织科学教育课程教师定期开展赛课、评课、集体备课和论文评比等教学研究活动,提高科学教育课程的实施水平和质量。(教育局、教科研中心)

  三、工作要求

  (一)各相关成员单位要将实施“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工程”列入工作职责,纳入工作计划,落实工作经费。

  (二)明确分工,各负其责。市教育局、人事局为牵头部门,市科技局、财政局、文化局、广电局、团市委、市科协等为责任单位。各相关成员单位要按照职能分工切实抓好方案的组织实施。牵头部门要认真负责地履行好整体谋划、协调服务和督促检查等职能。

  (三)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根据工作需要,不定期召开会议,交流情况,研究工作,推动各项任务的落实。各相关成员单位确定具体责任部门和联系人,负责日常工作的联络和协调,加强联系,互通信息,以促进工作。

南通市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和《省政府关于印发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2007~2010~2020年)的通知》(苏政发〔2007〕109号),依据《江苏省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工程实施方案》和《市政府关于印发南通市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实施意见的通知》(通政发〔2007〕63号)精神,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集成国内外科普信息资源,建立面向社会的科普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科普服务,充分争取和利用好各种社会力量,形成“政府推动,全民参与,提升素质,促进和谐”的局面。

  二、主要任务和措施

  (一)引导、鼓励和支持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大力推进科普创作活动。

  1.围绕社会关注的重大事件和热点问题,确定科普创作重点选题内容。对部分优秀选题进行重点扶持或资助。以推介、倡导等方式,鼓励、引导社会力量参与重点选题的创作。(各责任单位)

  2.奖励和扶持优秀原创科普作品。吸引和鼓励社会各界参与科普产品的创作。研究南通市优秀科普作品奖的有关工作,将科普作品纳入市有关科技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评审范围,在市科技进步奖中设立科普奖项,并推荐优秀作品申报省级以上各类科普作品评选活动。(市科协、市科技局、市社科联)

  3.发挥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科技馆、科技特色学校等科普教育基地的作用,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交流和进修活动,提升我市科普书报刊编辑、科技辅导员、科普场馆展教人员、展品开发人员等科普工作者的科学素质和业务水平,建立一支高素质的科普创作队伍。(各责任单位)

  4.围绕宣传落实科学发展观和《纲要》实施工作需要,开发一批公共科普资源。支持从事科普编创、科技传播等专业机构、团体和人员参与科普产品和信息资源的开发。加强科技、教育部门与媒体合作,扶持科普类广播、影视内容的开发和制作。(市科技局、市科协、市教育局、市广电局)

  (二)集成全市科普信息资源,着力建设科普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平台,为社会和公众提供公共科普服务。

  1.充分发挥南通科技馆科普展览教育的龙头作用。建设为公众、基层科普组织和社会有关力量提供科普资源服务的平台,实现优质科普资源共享。在科技馆设立科普展品交流共享中心,以巡展、交换、重点支持等方式,为各县(市)、区科技馆提供科普展品、展览。(市科协)

  2.构建面向社会的提供科普资源信息服务与交流的平台。利用各部门、各单位现有的各类科普资源,逐步形成分门别类的具有各自专业特点的挂图、音像研究资料、报告文集、展品、藏品、教育基地等若干类科普资源数据库。为科普作品开发和创造者提供不同层次、不同形式和不同程度的共享科普资源信息服务。(各责任单位)

  3.有效整合现有优质科普资源。发挥南通地区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少年宫、科普画廊、科普橱窗、科普示范基地、科普教育基地等专业全、水平高、规模大的优势,探索科技类场馆等资源有效服务公众的模式,提高利用率、增强影响力。(市科协、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文化局、市环保局、市广电局)

  4.发挥网络科普信息共享的强优势。充分利用好《科学与公众网》、《南通科技网》等科普网络宣传阵地,面向公众、基层科普组织和社会提供科普资源信息服务与交流,实现优质科普资源的数字化共享。(市科协、市科技局)

  5.利用南通农业信息网、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系统等信息资源共享和交流平台,为农民提供农业和农村科普信息。做好现有科普连环画册、系列宣传挂图、科学普及丛书和科普系列读本发行工作。将农业和农村科普多媒体课件提供给广大农民,实现农村和农业科普资源的社会共享。(市农业局、市科协)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