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赣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赣州市新农村建设消防安全工作试点经验材料的通知

  三、突出重点抓,着力破解农村消防工作主要矛盾

  从综合分析来看,消防知识缺乏、基础设施落后、自救能力较差是当前我市农村消防工作的“软肋”。为此,我们强化了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着力提高村民消防安全素质。主要是实施消防宣传“五有四到户”。“五有”,即:每村设有专兼职防火宣传员、配有消防警示锣、建有消防宣传栏、订有村民防火公约、办有农民消防夜校。每天早晚由村民轮流敲锣警示;每月更换一次消防宣传栏内容;每季由驻村民警到消防夜校上消防安全课。“四到户”,即:消防知识宣传画赠送到户,《农村消防安全常识》书籍分发到户,消防警示标语上墙到户,消防安全检查指导到户。全市共发放消防宣传书画4万余份(册),制作消防警示标牌2568块,组织农民参加消防夜校学习5000余人次。
  (二)着力改善农村消防安全条件。主要是结合新农村建设村庄整治,实施消防安全“三清四改”。“三清”即清理住宅防火间距,清理柴堆草垛和杂物,清理易燃易爆物品。具体措施是拆除占用公共通道、场所的残垣断壁、危旧房屋、牛棚猪圈,实行柴草入屋堆放、禽畜集中圈养、油汽统一管理。共拆除占用公共通道的危旧房屋、牛棚猪圈432栋1200余间。“四改”即改水、改电、改路、改灶。具体措施是在自来水管网上加装消火栓,或在村中水塘设立消防取水口、建设消防水池;对砖木结构房屋内的电线全部加装PVC管(槽),实行穿管保护,对老化电线全部更换;按照主干道能通行消防车、支干道能通行三轮摩托消防车的标准,对村庄的道路进行加宽、加固改造;在每个农户的柴炉灶口处加装防火槽。共为试点村庄改灶1722口,安装消火栓26只,修建消防取水口11处、消防水池8座,改造、更换电线近10万米,改造道路59.5公里。
  (三)着力增强各村庄扑救初起火灾的能力。主要是实施消防自救“三个一”。一是每村组建一支5至10人不等的义务消防队伍。队员由村庄中热心公益事业、身体健康的村民担任,配有消防头盔、战斗服、消防靴等个人防护装备。驻村民警每季度组织一次灭火训练。二是每支义务消防队伍装备一辆三轮摩托消防车,车上配备机动泵、水枪、水带、灭火器等灭火器材装备。一旦有火情,能够迅速赶赴现场,从消火栓、沟渠水塘等处汲水灭火。三是每村建立一个消防器材室,器材室配备消防梯、消防斧、火钩、救生绳等灭火救援器材,由村治保主任保管,既便于集中管理,又保证了取用方便。2006年11月5日,南康市潭口镇村头村一农户厨房起火,相邻的金塘村义务消防队迅速出动,及时将火扑灭,有效保护了毗连10余户的安全。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