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科技创新、机制创新和改革重组为动力,以造修船业聚集区、骨干企业和优势产品为重点,强化基础,发挥优势,培植特色,推进造修船、海洋工程装备、船舶配套业快速协调发展,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体系完备、环保节能的新型船舶工业体系,着力打造国内乃至东北亚地区重要的造船基地。
(二)发展原则。坚持造船与研发设计并举,整船与配套并举,内资与外资并举;推进小型造修船企业以渔船为主向商用船或配套生产为主转变,中型造修船企业以造修中小型船舶向制造中大型船舶转变,骨干造船企业以单一造船为主向造船和自主研发设计并举转变。
(三)发展目标。力争到2010年,形成整船制造300万载重吨、船段生产50万吨、配套业收入80亿元、船舶修理500艘次的能力,实现销售收入300亿元。到2012年,形成整船制造400万载重吨、船段生产60万吨、配套业收入100亿元、船舶修理700艘次的能力,实现销售收入400亿元。
三、产业布局与发展重点
重点实施“3111”工程,即建设皂埠湾、俚岛湾和石岛湾三大造修船业聚集区,发展十大重点企业,形成一条沿海造船工业带,培育一条船舶配套产品产业链。
(一)科学布局,加快三大聚集区建设。根据国家产业政策和我省海洋经济发展战略部署,按照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要求,坚持“科学规划、优化布局、合理开发、有序利用”的原则,进一步优化资源配置,加快三大造修船业聚集区建设,使宝贵的岸线资源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皂埠湾造修船业聚集区。重点培育山东新船重工有限公司、威海三进船业有限公司、威海东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威海新泰源船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以10万吨级以下的汽车运输船、集装箱船、散货船、油轮、游艇、化学品船的造修和板材加工配送为主。到2012年,形成整船制造200万载重吨、船舶修理300艘次的能力,实现销售收入200亿元。
2.俚岛湾造修船业聚集区。重点培育三星重工(荣成)有限公司、荣成伽耶船业有限公司、山东百步亭船业有限公司、西霞口船业有限公司等企业,主要制造各种运输船、海洋工程船、船用配套设备、船段加工和钢结构等。到2012年,形成整船制造50万载重吨、船段生产60万吨、船舶修理100艘次的能力,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