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对企业发生法律效力的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或者执照、较大数额罚款等重大行政处罚信息;
(六)其他依法应当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
第十五条 被征信企业的交易对象或者拟交易对象可以向征信机构查询该企业公开的信用信息。
第十六条 下列限制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经批准后方可发布:
(一)企业负债、经营状况等信息以及股东、投资情况;
(二)企业用工情况;
(三)企业纳税和缴纳社会保险情况;
(四)企业报请人民政府及行政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登记、认证时提交的有关文件;
(五)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人)和股票上市交易企业的董事、高级管理人员的基本情况;
(六)其他限制公开发布的企业信用信息。
第十七条 有下列情形的,可以查询限制公开的企业信用信息:
(一)经有关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市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的;
(二)查询本企业信用信息的;
(三)与被征信企业有利害关系,为实现双方约定需要了解、使用对方信用信息的;
(四)经当事企业同意查询该企业信用信息的;
(五)法律、法规规定有权查询企业信用信息的。
第十八条 企业信用信息发布期限应当依照下列规定确定:
(一)企业基础信息,至企业终止;
(二)企业良好信息,至企业受到表彰奖励、获取荣誉称号有效期满后3年;
(三)企业警示信息,发布期限为5年;
(四)企业自愿公开的信息,至企业要求终止为止;
(五)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按照规定的期限执行。
第四章 信息使用
第十九条 行政管理部门和经依法授权或者委托承担行政管理职能的机构在评比表彰、政府采购、招标投标、监督管理以及向社会委托、发包政府公共服务项目等行政管理活动中,应当使用企业信用报告。
第二十条 未经被征信企业和市信息化行政主管部门同意,信用报告使用人不得擅自向其他单位、个人披露被征信企业信用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