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襄樊市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区。襄樊是鄂西北的中心城市和重要枢纽城市,以物流、文化、旅游为突破口,重点引导和扶持11个服务业聚集区的建设,增强中心城市在鄂西北地区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外向带动功能,带动鄂西北区域服务业的发展。
--建设3个专业物流聚集区:以汽车及零部件、铁路物流为主的樊城物流聚集区、以余家湖铁水联运物流为主的汉江物流带、以刘集航空港为依托的航空物流园。
--建设4个文化旅游聚集区:以襄阳古城为龙头的都市文化休闲旅游区、以古隆中为龙头的三国文化旅游区、以鱼梁洲为龙头的汉江观光旅游区,以九路寨为龙头的大荆山生态旅游区。
--建设3个商贸圈:四官殿核心商业区、长虹路特色商业区、襄城十字街特色商业区。
--建设1个依托火电、汽车、文化旅游、农产品等主导产业和大宗商品流通的交易类中介聚集区。
2宜昌市区域性服务业中心区。宜昌是鄂西的重要交通枢纽,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水电、化工等良好的产业基础,以旅游、物流为突破口,重点引导和扶持9个服务业聚集区的建设,增强中心城市在鄂西南地区发展中的集聚辐射功能、综合服务功能、外向带动功能,带动鄂西南区域服务业的发展。
--建设3个文化旅游聚集区:三峡观光和休闲旅游聚集区、清江生态观光旅游聚集区、沮河休闲观光旅游聚集区。
--建设3个现代物流聚集区:茅坪物流聚集园区、东山物流聚集园区、猇亭物流聚集园区。
--建设2个商贸圈:夷陵广场商圈、环五一广场商圈。
--建设1个依托水电、化工、文化旅游、农特产品等主导产业和大宗商品流通的交易中介服务业聚集区。
(三)三条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
1武鄂黄冶金建材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围绕钢铁、有色金属及深加工、水泥、新型建筑材料、林特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沿长江、铁路和高速公路,特别是在交通枢纽地建设一批大型现代物流园区。配套建设适应生产各环节的研发、营销、产权交易等中介服务体系,形成以武汉为核心,向鄂州、黄冈、黄石和咸宁等地辐射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
2武襄十汽车产业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围绕汽车及零部件、纺织化纤﹑机械制造、农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沿汉十铁路、汉十高速,特别是在产业集聚地,重点发展汽车产品及相关技术研究开发,配套建设相关信息服务体系,建设一批大型专业物流园区,形成以武汉为核心,向孝感、随州、襄樊、十堰等地辐射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
3武荆宜化工纺织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围绕化工、有色金属冶炼及延压产业、纺织服装及无纺布、家电及配套产品、电力及设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等主导产业,沿汉宜铁路、汉宜高速和长江,特别是在交通枢纽城市建设一批综合性和专业性物流园区,形成以武汉为核心,向仙桃、天门、潜江、荆门、荆州、宜昌等地辐射的生产性服务业功能带。
(四)四大消费性服务业板块。
1武汉城市圈都市消费性服务业板块。运用现代经营方式和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传统商贸业,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注重商贸资源共享,强化武商、中商、中百等骨干企业的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快建设武汉大都市旅游服务网络,完善城市圈景区交通基础设施,促进资源整合,形成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和会展商务三大功能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的旅游一体化格局;优化住房结构,注重发展与“两型”社会建设相适应的节能省地型住房,规范房地产市场。
2“一江两山”生态文化旅游板块。重点建设长江三峡观光度假旅游区、神农架原始生态旅游区、武当山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等三大旅游区域。突出三峡文化、武当文化和原始自然风光等特色,开辟一批特色旅游项目,把三峡、神农架、武当山尽快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旅游目的地。尽快建设武当山-神农架、襄樊-神农架的高等级公路,打通“一江两山”国际旅游区大通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