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江苏省“十一五”规划纲要中期评估报告的通知

  (三)产业结构在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中不断得到优化升级。
  产业结构正向预期调整目标靠近。2007年,全省三次产业构成比例为7.0:55.6:37.4,与2005年相比,第一、第二产业比重均下降1.0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2个百分点;三次产业从业人员结构27.9: 35. 3: 36.8,实现了“十一五”提出的“三二一”排序,与2005年相比,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比重下降3.6个百分点,第二、第三产业分别上升1.0个和2.6个百分点。
  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势头良好。2007年,全省农业劳动生产率为13714元,提前达到了“十一五”规划提出的11000元左右的预期目标,年均增长17.2%。全省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383.8万公顷,新增节水灌溉面积6.9万公顷。粮食产量稳中有升,2007年达3173.3万吨,比2005年增加338.7万吨,2008年夏粮总产量达1094.1万吨,同比增长2%。优质、高效、安全和生态农业发展较快,高效农业面积占耕地面积的比重已超过30%。2007年农产品出口增长18.6%,超过了15%的预期目标。
  工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2007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的27.5%,比2005年上升3.2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09.1,比2005年提高32.3个百分点。航空航天、计算机及办公设备、电子及通信设备、医药、专用科学仪器设备、电气机械及设备、新材料等制造业产值增速均保持在20%以上。企业组织结构得到不断优化,形成了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带动作用大的大企业、大集团。2007年底,全省资产规模超百亿元的企业达35家,超50亿元的有65家。百强企业中工业企业占69家,其个数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数的0.16%,主营业务收入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26.1%,利税占29.4%。突出抓好冶金、化工、建材、电力、纺织等重点行业的节能改造,限制和淘汰落后产能。自2004年以来,我省铁合金行业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2万吨,焦化行业共淘汰落后生产能力约243万吨。至2007年底,全省已累计关停2713家化工企业,其中太湖流域关停了1894家。
  服务业呈加速发展之势。2007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9634.8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37.7%,比2005年提高2.25个百分点,增速高于GDP增速1.1个百分点。现代服务业发展态势喜人,软件业和服务外包产业高速增长。集聚区建设、企业和品牌建设、外包基地建设、人才建设取得新进展,南京河西中央商务区、昆山花桥国际商务城、南京中邮航空速递物流集散中心、常州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加快推进。2007年,全省47家省级现代服务业集聚区实现营业收入1136.1亿元,市场成交额1955.8亿元,分别比2006年增长35.2%和30.6%。集聚区就业人数432035人,比挂牌时增长40.5%。服务业吸纳的就业人数已高于第二产业,成为新增就业的重要渠道。2007年,全省年成交额亿元以上的批发市场达到470家,超百亿元批发市场17家,亿元市场累计成交额达到6000亿元。旅游业持续快速发展,旅游增加值提前突破1000亿元。文化产业增长速度已高于服务业增长速度,发展势头良好。
  基础设施和信息化继续推进。“十一五”以来,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754公里,总里程达到3725公里,新改建干线公路1500公里,沿江沿海港口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83个。沿海、宁淮、盐徐高速公路建成通车,苏通大桥顺利通车,泰州长江公路大桥、南京过江隧道等项目进展顺利,崇启大桥等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京沪铁路(江苏段)和东陇海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完工,合宁铁路建成通车,京沪高速铁路、沪宁城际轨道交通项目开工建设。南京禄口机场国际货运中心、无锡硕放机场一期工程投入使用,淮安机场、苏中江都机场项目前期工作加快推进。连云港15万吨级深水航道建成通航、30万吨级矿石泊位开工建设。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骆北段和调水源头工程已经基本建成,依托原有江水北调体系,基本实现调水出省目标。配合沿海开发战略的通榆河北延送水工程已全面实施,海堤重点堤段防护工程基本完成。以淮河入海水道工程为代表的治淮11项骨干工程已经基本完成,淮河下游防洪标准接近100年一遇。“十一五”以来,新增电力装机1353万千瓦,田湾核电站一期工程、泰州电厂一期100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等项目建成投产。电网输配电能力进一步提升,形成500千伏“四纵四横”主网架结构,过江输电能力达到900万千瓦,江苏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水平最高的电网省份之一。能源结构不断优化,新能源发展势头良好,新能源机组的比重由“十五”末的11%上升至2007年的13.5%。2007年末,全省移动电话用户3313.2万户,净增440.2万户;全省电话普及率达85.76部/百人,互联网用户671.9万户。
  (四)五大战略在更高起点上引领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科教兴省战略取得新成效。深入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科教人才优势正在转化为创新优势、竞争优势。2007年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比“十五”末提高3.6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创业载体和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成效明显,到2007年底,全省建立产学研合作组织机构275个,有研发机构近4000个,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0万人,各类科技基础设施629个。加大科技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省财政对科技投入年均增长30%以上,2007年全省科技研发投入达430亿,占GDP的比重为1.7%,居全国第二位。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的81.6 %,比“十五”末提高2.5个百分点。全省高新科技企业5286家,数量全国第一。教育现代化水平有了新的提升。2007年,全省城乡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巩固率达到98.6%;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85.7%;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7%,高于全国14个百分点。现有高校121所,在校大学生156.8万人,职校在校生153.6万人,均居全国第一。深入推进人才强省战略,全社会人才意识普遍增强,人才环境明显改善,人事制度改革稳步推进,人才工作机制日趋完善,加快推进重点人才工程,人才结构不断优化,整体竞争力进一步提高,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和支撑度明显加大。目前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约为700万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和研究生学历的人才约为31万人,位居全国前列。


第 [1] [2] [3] [4] [5] [6] [7] [8] [9] 页 共[10]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