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锦州商贸服务业集聚区。锦州城市南扩,打造城区百平方公里、百万人口滨海都市。繁荣提升中心商务区,拓展商贸辐射区,使锦州湾成为东北及蒙东联结蒙古和俄罗斯的欧亚陆海物流主通道,把锦州建设成辽西沿海经济区中心城市。
(4)百里海岸边境新区产业带。丹东城市西进,建设93平方公里、40万人口的新城区,实现港城一体化。建设丹东文安国际商务区,形成边境商贸、江海旅游度假等特色服务产业。
(5)营口沿海物流产业带。规划120平方公里,一期44平方公里,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打造百里海岸十里商城,形成以港口物流等现代服务业为主的滨海生态文化科技新城区。
(6)辽河之滨服务产业带。沿118公里海岸线和连接营口、盘锦的辽河特大桥,开发聚集10万至15万人口的高科技、生态型盘锦新城区,建设完善辽河文化产业园、湿地生态旅游区和港口物流产业园区。
(7)葫芦岛绥中滨海经济带。沿25公里海岸线,规划100平方公里建设滨海经济区,形成临港工业、物流仓储、商住、旅游、休闲度假及配套服务产业,崛起一座关外滨海新城区。
3.构建辽西北服务产业集群
辽西北地区要充分发挥资源丰富、劳动力成本低廉的优势,加快服务业的改造提升步伐,以“二带”建设为重点,发展具有资源优势的服务业、劳动密集型服务业。主动承接省内外传统服务业的梯次转移。充分发挥连结蒙东和东北西部的区位优势,依托沿海沿路的交通网络,加快流通、信息产业和综合服务业的发展;推行辽西、蒙东、冀北三省区九市区域性旅游链接联席会议制度,构建跨区域、“无障碍”的旅游体系,联合培育和开拓旅游黄金圈。不断扩大服务业总量,推动一、二、三产业互动互融。
(1)阜新商贸流通服务产业带。加速主城区、阜蒙县城、新邱区三位一体和沈彰新区建设,重点发展为农产品加工、煤化工、新型电子等经济转型产业配套的物流、科技、商务等服务产业。
(2)朝阳物流旅游服务产业带。形成以西部产业园区为核心的城市新格局。建设辽、冀、蒙三边商贸物流中心,开发辽西历史文化长廊,发展自然生态、人文景观旅游业。
(二)载体建设
1.加强服务业重点城区建设
把城(郊)区作为服务业发展的主力军,加大对服务经济总量规模大、发展速度快的城(郊)区的培育力度,重点培育30个基础较好、总量较大、服务业优势明显、发展特色鲜明的服务业重点城(郊)区,率先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加快产业结构的转换和升级。
(1)做大做强一批。对目前服务业总量规模大,发展速度快、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40%至50%,或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以服务经济为主的城(郊)区,支持其进一步扩大服务业总量与规模,提高发展水平和质量,优化发展结构和布局,提高人均占有水平,充分发挥其示范带动作用。
(2)发展提升一批。对目前服务经济基础条件较好、发展优势明显、特色比较鲜明、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30%至40%的城(郊)区,支持其扩张规模、优化结构、提升素质并举,切实加大工作力度,千方百计提升发展的规模、速度与质量,强化发展的优势与特色。
(3)培育转型一批。对目前服务经济有一定基础和发展潜力、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在30%以下的城(郊)区,支持其充分发挥潜在优势,挖掘发展潜力,搞好目标定位,加大培育措施,培植发展特色,推动向服务经济强区转型。
2.加强服务业重点园区建设
把服务业重点园区建设作为服务业发展的重要抓手,重点围绕软件、现代物流、文化旅游、科技、商贸流通、商务服务和会展等重点行业规划建设和培育70个规模较大、产业集聚度高、发展特色鲜明的服务业园区,初步形成与城市功能定位相配套、适应生产和生活需要的服务业园区体系。
(1)软件园。主要以软件研发、生产、出口企业为主体,以众多软件企业和相关服务机构集聚的区域为依托,重点布局在科研力量集中、软件产业具备规模和基础的地区,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入园企业20个以上,吸纳一定数量的从业人员,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
(2)现代物流园区。主要以物流企业为主体,以港航设施、物流公共服务平台和信息平台为支撑,重点布局在海港、空港及铁路、公路等交通枢纽地和货物集散地附近,入园企业10个以上,第三方物流企业占有一定比例,园区年营业收入10亿元以上。
(3)文化旅游休闲区。主要以从事旅游开发、休闲娱乐的企业为主体,以旅游风景区、特色文化街区为依托,重点布局在集旅游观光、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区域,区内有AAA级以上景区和较完善的配套休闲娱乐等服务设施,功能齐全,文化特色鲜明,在省内外具有较高知名度。
(4)科技创业园。主要以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和产学研机构等为依托,以科技研发与工业设计等企业为主体,集技术检测、技术研发、工程试验、成果转化平台于一体,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以上,入园企业20个以上,具有较强的辐射带动能力。
(5)商贸流通园区。主要以产品批发和零售、餐饮等商业企业为主体,以城区商业集中区、产品分拨中心和产品分销地为载体,重点布局在城郊结合部、交通枢纽地和居民集中区,建筑面积在20万平方米,入区企业50个,年营业额或交易额在60亿元以上,吸纳数量较多的从业人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