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至2009年度的任务是:培训基层农技人员13150人;农民技术骨干50000人。同时利用现代远程教育手段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100万人次。
三、培训对象及主要内容
(一)培训对象
县、乡两级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业广播电视学校专业教师;村级科技示范户、动物防疫员、植保员、农机手、沼气工、农民专业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种养大户等。
(二)培训内容
高效种养实用技术、农产品安全生产技术、主导品种和农产品加工技术;作物越冬管理,春耕备耕关键技术;相关法律法规、国家扶持政策;农技推广的方式方法;信息技术和统计技术等。
具体培训内容,各地可根据当地生产实际,结合主导产业、基层农技人员的素质状况,因地制宜地自行确定。
四、工作职责
省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全省培训的组织实施,组建由学术水平高、实践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专家组成的省级讲师团;组织有关单位举办全省性的基层骨干农技人员培训班;对全省培训工作开展情况进行督导检查。
市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制定本市的培训方案,落实各县(市、区)培训任务;组建市级讲师团;举办有区域特色的市级骨干培训班;负责本市培训工作的督导检查。
县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上级主管部门下达的培训任务,组织具体实施。
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省畜牧兽医职业学院、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单位,要发挥其特色和优势,积极参与培训,认真做好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中小型农产品加工企业负责人、农村实用创业人才的培训工作。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综合试验站和岗位专家所在单位,要结合各自的学科优势,根据产业技术体系的特点和发展需要,制定具体培训方案,经省农业厅批复后,对体系延伸所涉及县、乡的核心技术人员进行培训。
五、实施步骤
2008-2009年度的培训工作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前期准备(2008年12月)。部署培训任务、组建讲师团、各培训机构制定培训方案。
(二)组织实施(2009年1-11月)。各级各单位按照要求,组织实施培训。尤其抓住今冬明春的培训有利时机,集中开展大规模培训。各级农业行政部门适时开展督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