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杭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杭州市公民权益依法保障行动计划的通知

  2.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加大考核问责力度,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重点规范烟花爆竹、危险化学品的安全以及消防安全等管理活动,加快制定和修订安全质量标准和技术规范。加强重大危险源监管,健全重大事故隐患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机制,到2012年全面完成市、区(县、市)以及企业重大危险源监控网络建设。全面开展安全管理标准化活动,重点落实中小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依法整顿或者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企业,限期淘汰技术落后、安全保障条件差的工艺和设备,改善企业安全基础条件,建设本质安全型企业。深入实施事故多发领域安全治理工作,重点加强对矿山、危险化学品、道路交通、建筑、烟花爆竹、渔船水上交通及捕捞作业安全和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的监管。完善以矿山、危险化学品和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为重点的安全生产应急体系,建设重特大事故应急救援信息平台。开展公民安全生产教育活动。实施“科技兴安”战略,建立技术支撑体系。建立安全生产信息化网络体系,提高协同监管能力。
  3.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落实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深入实施城乡社区警务战略,扎实推进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规范流动人口服务和管理,探索和推行流动人口居住证制度,加强城镇房屋租赁治安管理工作。强化管理和监督,严厉查处黄赌毒等违法活动。落实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措施,重点开展社区青少年事务管理,深入开展失足青少年“导航工程”,加强禁毒宣传教育、网吧管理、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等工作。加强监狱劳改工作,深入实施社区矫正和归正人员安置帮教工作。组织开展社区戒毒和康复工作。落实公共复杂场所、特种行业、重点单位、重要设施的安全防范措施,强化危险物品管理,加强监督检查。实施“两抢一盗”等重点违法犯罪专项整治,有效降低发案数,切实提高破案率。加强道路交通管理,进一步深化交通管理工作的精细化、智能化、人性化、社会化和规范化管理模式,加强交通需求和交通组织研究,强化交通秩序管理,积极缓解“两难”问题,确保畅通工程建设“保持一等,排名前移”。加强消防监督管理,全面落实“十一五”消防规划,推进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争取把消防工作纳入政府督查范围,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提升消防工作社会化水平和城市整体抗御火灾能力。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群体性事件,提高对群体性事件的掌控力、化解力、处置力。切实加大网上信息监控力度,防范和打击利用网络危害社会稳定的各种活动,建立健全网上不稳定因素的综合分析、排查调处、舆情引导、危机处理机制,掌握网上斗争主动权。
  4.加强环境保护管理。完善和落实环境影响评价、生态环境功能区规划管理、核辐射环境监管、排污许可、生态环境补偿等制度,严格执行环境安全、生态保护、节能减排等方面的强制性标准和约束性指标。加强饮用水源安全管理,重点落实水源保护区制度。加强建设项目环保管理,重点落实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制度、环境监理制度、试生产管理制度和“三同时”验收制度。加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推进工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落实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无害化集中处置制度。加强养殖业污染防治,依法实行畜禽养殖禁养区和限养区制度、新建规模化养殖场排污申报和许可证制度,强化水产养殖管理,严控水库、湖泊网箱养殖规模。全面推进农村环境整治。完善重点环境问题限期整治和督办制度,着力解决一些地区突出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
  5.加强征收拆迁和农村土地承包管理。加强土地规划管理,科学编制规划,全面推行“阳光规划”,完善和落实公告制度、公开征求意见制度、听证制度、专家论证制度和合法性审查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完善和落实土地、房屋、山林等不动产登记制度,重点做好农村不动产登记发证工作。严格规范土地征收审批程序,全面推行听证制度,完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健全争议协调裁决机制,实行年度抽查及情况报告、公示制度,切实执行闲置土地收回制度。严格违法用地处理和手续补正制度,强化违法用地责任追究机制。加强对土地市场的调控和监管,严厉查处非法倒卖土地和闲置土地行为。严格执行违法用地查处制度,强化违法用地责任追究。完善房屋拆迁许可程序,严格控制拆迁范围和规模,完善拆迁补偿安置机制,规范强制拆迁行为。加强对被征地农民社会保障工作。加强地质环境保护和地质灾害防治与应急管理。严格执行行政区划管理制度,规范撤村建居行为。规范撤村建居房产发证,提高撤村建居房产办证效率。加强土地承包经营管理,推进土地承包经营权证管理信息化,完善土地承包纠纷仲裁调处机制。
  6.加强防灾与应急管理。认真组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加快健全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制,建立重大突发事件风险评估体系,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体系和应急通信保障体系,抓好应急能力评估体系建设,建立危险源、危险区域调查登记、风险评估、检查监控制度。认真开展风险隐患普查工作。建立健全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和信息系统,重点加强对洪涝台等自然灾害和重大疫情的预警、监测和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救灾减灾机制,全面推广农业保险,探索建立林业保险制度。加强“强塘固房”工作,落实措施,提高防灾能力。完善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体系,重点做好非典、艾滋病、禽流感等重大疫病的防治工作。加强信息安全保障,重点保障基础信息网络和重要信息系统安全运行。
  (二)依法保障公民社会权益。
  7.加强社会保障工作。完善和落实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全面落实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低保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加强农村五保与城镇“三无”对象供养、流浪乞讨人员及孤残儿童救助工作。着力解决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特殊困难家庭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做好低收入残疾人家庭的生活救助工作。探索建立低保边缘困难群众和其他因突发性灾害或重大疾病造成生活暂时困难群众的临时社会救助制度。探索建立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健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完善和落实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健全城乡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建立并完善随经济社会发展调整社会保障待遇水平的机制,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同步提高精简职工、计划外长期临时工和企业职工遗属的生活困难补助标准。适时提高其他各项社会保障待遇水平。健全和落实城镇廉租住房、经济适用住房保障制度,规范住房保障审批行为,重点解决住房供应不足、轮候时限过长等问题。进一步完善和推进政策性农村住房保险制度,加强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着力解决农村困难群众住房救助和安全保障问题,农村危旧房改造计划优先照顾贫困残疾人家庭。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完善和落实房屋登记制度。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监管,依法严厉查处囤积房源和炒房行为。积极探索建立适合农民工特点的社会保障制度,进一步落实农民工工伤保险制度。


第 [1] [2] [3] [4] 页 共[5]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