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自治区农牧厅关于开展提高粮油单产行动意见的通知

  8.加大对农牧民的农业科技培训与指导力度。科技培训、技术指导是提高农牧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提高粮油单产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根本途径。要明确责任,落实措施,认真组织实施“科技入户”工程和“科技特派员”计划,要通过实施科技项目、“科技入户”工程和“科技特派员”计划,建立科技人员直接到户,良种良法直接到田,技术要领直接到人的农技推广新机制。要采取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围绕主导品种、主推技术、高产优质等内容,层层开展技术培训;要改进培训方法,增加对农牧民培训的覆盖面,提高科技培训的质量与效果。一是要按照乡(镇)要有技术骨干、村(组)要有科技示范户、农户要有科技明白人的要求,对基层干部、户主、农民技术员的培训,特别是把加强对年产粮油200万公斤以上乡(镇)村干部、农户户主作为培训重点,进行专项培训;二是在农作物生长发育期间加大现场指导和培训力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三是加大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和种田大户或专业户的科技培训与培植力度,使他们在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和农牧民科技素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9.加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基地(点)建设。自治区、地(市)、县的有关领导和科技人员既要抓面上的技术指导与培训,也要抓好科技示范点建设。科技示范点建设要在规模、先进实用技术和效益上下功夫,形成基层干部、农民技术员和广大农牧民看得见、学得会、用得上的“看点”,真正起到规模示范和样板的作用。
  (二)政策激励措施
  在实施提高粮油单产行动中,要充分发挥各部门在组织、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调动广大农牧民、科技人员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整合资源,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各涉农部门要按照各自的职能紧密协作,围绕提高粮油单产目标,整合资金、人才和科技资源,形成大合作、小分工的格局,切实加大农业投入力度。
  水利部门要在农田水利建设资金投入和项目安排上予以倾斜。农发部门要在安排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农业综合开发等项目时,优先安排粮油生产基地建设。林业部门要进一步加强农田林网建设,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发展改革委、财政、农牧部门要在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条件、良种繁育、技术培训、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防治及自然灾害防治等方面加大投入力度。科技部门要在农作物育种、新品种试验示范、原原种与原种繁育、成果转化示范基地建设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农业科研和技术推广部门要突出技术创新抓突破,先进技术抓消化吸收与推广,实用技术抓普及,狠抓良种繁育展示、丰产示范田、优质高产样板田等典型示范工作;要积极围绕主导品种、优势产区,建设一批注重农业生态环境保护、生产行为规范、优质良种生产、合理使用农药化肥等全方位的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要加强农业标准化的科技攻关,开展对农药残留以及各类有毒有害物质在农产品中的限量标准的研究,深入开展农作物安全生产以及病虫害有效防控的技术研究。农业科研部门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农作物高产优质品种选育、新品种试验示范、原种繁育作为科研工作重中之重的任务,切实加强优良品种的储备能力,加快农作物品种更新换代步伐。各地(市)、县农业技术推广服务部门要因地制宜,重点围绕提高粮油单产目标,集成一批配套技术,组织一批科技人员深入乡村和田间地头,开展科技承包、科技服务、科技培训和技术指导。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要抓住提高粮油单产行动的契机,积极参与基地建设,狠抓生产基地建设规模和质量,提高生产组织化程度,逐步建立龙头企业带基地、公司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的经营模式。
  2.落实直补政策,充分调动农民在提高粮油单产行动中的积极性。农牧民是提高粮油单产行动的主体,也是受益主体。自治区有关部门要按照《中共西藏自治区委员会 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提高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牧民增加收入的意见》(藏党发〔2005〕1号)文件精神,结合我区实际,尽快研究制定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油直补和农机具直补的办法。继续实行粮油作物良种补贴和化肥补贴政策。各地(市)、县,一方面要通过多种有效方式把一系列扶持农业、惠及农牧民的政策宣传到基层和农民中,发挥政策导向作用和政策效应;另一方面要狠抓各项扶持政策的贯彻落实,要创新工作机制,把扶持政策与科技推广挂钩、与增产挂钩,充分发挥政策在促进粮油生产中的作用。要把惠农政策与调动农牧民生产积极性有机结合起来,建立粮油生产发展的长效机制。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