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导思想、重点任务与目标
(一)指导思想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稳定粮食生产为重点;以科技进步与创新为动力;以加强领导、政策扶持、调动农牧民积极性为保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的;强化服务措施,抓好示范带动,突出关键环节,狠抓各项措施落实。确保粮油单产稳步提高,确保农业结构调整优化,确保农牧民收入较大幅度增加。
(二)重点任务与目标
1.加大农业投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整合有关部门的资金和项目,调动农民投劳投资的积极性,加大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中低产田综合改造、机械化耕作和农田林网建设等力度,使全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有明显提高。
2.增强科技支撑农业发展能力。整合农业科研、技术推广部门的科技力量,采取有效的激励措施,调动广大科技人员和基层干部的积极性,推广以优良品种为重点的农业先进实用技术,使全区科技支撑农业发展的能力有明显增强。
3.稳定提高粮油单产。从2005年至2010年,全区粮油单产在2004年基础上,粮食主产县(市)年均亩产提高8公斤以上,其它粮食生产县年均亩产提高5公斤以上,全区粮食亩产年均提高6公斤以上;油料主产县(市)年均亩产提高10公斤以上,其它县年均亩产提高6公斤以上,全区亩均提高8公斤以上。
4.加强优质青稞、优质油菜生产基地建设。在粮油主产县(市)建立优质青稞、优质油菜生产基地,提高优良品种覆盖率,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达到既要高产保量,又要符合无公害标准,使粮油品质逐年提高。加大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推动青稞、油菜特色产业发展迈上一个新台阶。
5.推进种植业结构调整优化。在稳定提高粮油单产的基础上,优化区域布局、优化种植结构、优化品种结构,提高种植业整体素质和效益。腾出耕地资源,发展经济作物、饲草料作物和特色产业,实现全区种植业结构战略性调整。
6.提高粮油品质和质量。在发挥区域比较优势,推进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的同时,加快农业标准化生产过程,全面优化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增强农产品市场竞争能力。要以农业标准化带动农业生产专业化和区域化,进而提高农产品竞争力,推动农业的战略性结构调整,实现农业增效、农牧民增收。
三、关键性措施
(一)科技推广措施
1.推广优良品种技术。种子是农业生产发展最主要的基础性因素。切实加强种子工程建设,提高良种生产能力,促进良种覆盖率、统供率和包衣率逐年提高。一是确定主导品种。2005年,青稞主导品种为藏青320号、喜玛拉雅19号、藏青148、藏青25;冬小麦主导品种为巴萨德、山冬6号;油菜主导品种为藏油5号、山油2号。随着生产的发展,逐步实行主导品种推介制度。二是建立稳定的良种繁育基地。良种繁育基地由自治区农牧厅统一规划,集中投入,分片实施。其中,一级种子田1万亩,二级种子田13万亩。在粮油生产核心区域建成固定的以良种繁育为内容的种子生产专业乡村,建成高标准相对固定的良种繁育基地,提高良种繁育、种子加工和统供水平与质量,逐步做到种子生产标准化,良种繁育基地化。三是以良种繁育基地化推动粮油作物种植的区域化。在25个粮油主产县(市)基本达到一个乡(镇)种植一个主导品种,形成优质青稞、小麦、油菜优势产业区,使主产县(市)的粮油生产优势逐步转变为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