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建立健全教育经费的审计、监督机制,提高教育经费投向的科学性,防止结构性浪费。建立和完善教育经费预、决算向人大定期报告制度。完善教育经费分配办法,合理安排农牧区中小学校正常运转所需的公用经费。坚决制止中小学校乱收费,任何学校不得在自治区规定之外向学生收取任何费用。
五、积极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十七)整体构建我区素质教育体系,全面推进基础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基础教育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端正教育思想,转变教育观念,面向全体学生,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学识、体魄、审美情趣和生活技能方面全面发展。
(十八)积极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国家《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加强对新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标准的研究、学习和培训,全力做好新课程标准、方案和教材的实施工作。
加强藏语文、民族学生用汉语文以及劳动与劳动技术等地方性课程的开发。进一步改革藏语文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民族学生汉语文的教学要着重培养学生理解、运用汉语的能力;适应我区基础教育“文化课+职业课”教学模式的需要,开展小学《劳动》、初中《劳动技术》及高中技术类课程教材的建设。地方性基础教育课程教材编写的核准和教材的审定由自治区教育主管部门负责,未经规定程序编写、试用、审定及未经自治区教育行政部门批准的地方性课程教材、辅助教材不得使用。
(十九)按照“三个面向”方针和“三个有利于”标准,适应我区改革开放和跨越式发展的要求,对中小学校民族学生在继续重视藏语文教学的同时,必须切实加强汉语和英语的教学,藏族学生要做到藏、汉语并通,并努力学好英语。自2001年秋季起,全区从小学一年级起开设汉语课程,2~3年内,全区乡及乡以上小学从三年级起开设英语课程。中小学校教学用语的选择要以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根本出发点,建立和完善与我区改革开放和跨越式发展相适应的教学用语体系。
适应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需要,认真开展综合性、研究性课程和技术类课程的教育教学。中小学开设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学设置选修课,高中逐步设置技术类课程。加强对综合性、研究性及技术类课程的研究和实践,转变教育观念,使中小学校从不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传统教育模式中摆脱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