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条 教师任职的基本条件:
(一)依法取得教师资格;
(二)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忠于教育事业;
(三)身体健康,具有符合任职要求的教育教学能力。
第九条 教师实行聘任制。聘任教师应当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教师聘任工作由校长负责。在聘任教师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校党组织和职代会的监督作用。
第十条 教师不得停薪留职,不得从事第二职业。学校除勤工俭学外,不得允许或安排教师从事与教育教学无关的经济活动。
第十一条 学校对教师可以高职低聘、低职高山聘,也可以解聘或不聘。教师可以应聘也可以拒聘或辞去教师职务。学校聘任教师应发给教师聘任证书,聘任期一般为1至3年。聘任期满,考核合格且工作需要,可以续聘教师职务。教师职务工资按其被聘任职务确定。
第十二条 教师辞聘或初解聘时,应当提前6个月以书面形式通知对方。
第三章 调配与交流
第十三条 教师的调配与交流,应当坚持有利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有利于充实薄弱地区、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的原则。在确保教育教学需要的前提下,统筹兼顾,合理调配,定期交流,使教师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第十四条 学校应严格按国家和省规定的编制标准配备教师。超编的学校原则上只能调出不得调入,如确属急需学科的授课教师,按出一进一的原则调入。
第十五条 特级教师除党政机关选拔进入县级以上领导班子或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科研部门外,不得调离中小学。
第十六条 分配到农村学校作者的大中专毕业生,因两地生活要求调动的,必须在所在学校工作满5年后方可调动。
第十七条 未经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学校不得向非教学单位借出教师,不得长期试用要求调入本校的教师。
未经市教育行政部门批准,不得到学校招聘各类人员,学校不得擅自接收非师范院校毕业生。
第十八条 教师调配应按规定履行审批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