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 城市建设和环境保护
城市功能不断完善。2000年,全市用于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达143.30亿元,比上年增长2.2%。全年全市用电量190.19亿千瓦小时,比上年增长26.9%。其中特区内用电量91.65亿千瓦小时,增长19.6%。全市自来水日供应能力380.2万吨,供水总量92068万吨。其中特区内自来水日供应能力194.7万吨,供水总量44256万吨,特区内自来水普及率100%。
全市建成区面积330.5平方公里,其中特区内建成区面积136.45平方公里。
全市年末实有公共交通营运车辆14525 辆,其中大巴2920辆,中小巴3100辆,“的士”8505辆。大中小巴营运线路291条,线路总长度4532公里。公共交通客运总人数82300万人次。
环境质量进一步改善,城市面貌更加优美。城市污水处理率54.0%,工业废水处理率99.9%,主要饮用水源水库水质达标率98.7%。区域环境噪声平均值57分贝,城市交通干线噪声平均值69.7分贝。特区内建成区绿化覆盖面积6140公顷,绿化覆盖率45.0%。
十一、人民生活
职工工资水平稳步提高。全年全市在岗职工工资总额211.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8%。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23039元,比上年增长11.2%,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8.2%。
城镇居民收入有所增长,居民消费呈回升态势。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26元,比上年增长6.8%,扣除物价因素,实际增长3.9%。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17027元,比上年增长15.4%,实际增长12.3%。居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均交通通讯支出比上年增长85.0%(主要是购买家庭小汽车费用增加),人均教育支出比上年增长11.0%,恩格尔系数从上年的32.1%下降到28.2%,下降3.9个百分点。
农民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9270元,比上年增长14.0%,扣除物价因素后,实际增长10.9%。
年末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82.64亿元,比年初增加130.65亿元,增长13.7%。
全年城镇竣工住宅657.20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1.9%。农村竣工住宅98.39万平方米,比上年减少36.8%。全市人均居住面积17.4平方米,比上年增加2.1平方米。
社会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年末全市有127.85万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81.6万人参加了失业保险,分别比上年增加43.68万人和6.2万人。按本市法定范围,失业保险参保率达97.3%,失业保险金的社会化发放率和领取率均达100%。全市参加医疗保险的人数达82.84万人,比上年增加20.30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