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发展目标:力争在3-5年内,培育5家以上年出口额超亿美元、15家以上年出口额超5000万美元、50家以上年出口额超1000万美元的加工贸易大项目。加工贸易出口额占到全省的30--40%以上,全省加工贸易实现大突破。
三、积极推进加工贸易实现快速发展
(四)实现利用外资与加工贸易发展良性互动。实施外资带动,积极开展加工贸易招商,推动加工贸易实现大跨越和大突破。把谋划招商与谋划加工贸易招商项目紧密结合起来,重点谋划一批科技含量高、辐射带动性强、发展前景好的“配套协作型”加工贸易龙头项目,延长加工贸易的产业链,提高加工贸易产品的深加工和精加工程度,释放加工贸易的辐射能力和聚集效应,促进加工贸易由低层次加工向深层次加工转移,使外资企业成为我省实现加工贸易大跨越和大突破的主力军。
(五)实现加工贸易转型升级与一般行业协调发展。继续发展纺织、服装、轻工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加工贸易,扩大产业规模,增强深加工能力,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大力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和梯次发展,重点发展机械、食品、医药、汽车、工T等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强的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加工贸易,不断提高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比重。同时,要针对我省能源供应偏紧,环境污染偏重的现状,禁止引进高能耗高污染的加工贸易项目。发挥我省市场潜力大,生产成本较低,人力资源充足,物流和通关等环境迅速改善的比较优势,积极吸引和承接转移产业链中附加值更大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服务等环节,通过逐渐消化和吸收国际先进技术,形成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打造自主品牌,带动全省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
(六) 大力发展民营企业加工贸易。充分发挥民营企业体制、机制灵活、善于竞争和市场应变能力强的优势。简化审批程序,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为民营企业发展开辟绿色通道。鼓励和引导民营企业参与国际竞争,通过引进境外的资金、技术和管理,不断发展壮大加工贸易民营企业队伍,提升民营企业的层次和水平,使民营企业成为我省发展加工贸易的生力军。
(七) 加快发展农业领域加工贸易。充分利用我省在种植、养殖、畜牧、水产、食品加工等方面的基础优势,加快谋划一批农业深加工项目,做大做强,实现农业产业化。针对目前我国在农产品出口中遇到的疫病、药物残留和微生物控制等问题,要加快培育农产品出口基地,完善动植物疫病防治体系和药物残留监控体系建设,大力推进农产品认证。积极引进国际先进技术、管理和现代化营销手段,改造传统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业,普遍提升农产品深加工能力和水平,与国际标准接轨,增强国际竞争力,从而大批量进入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