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5 膨胀珍珠岩类及其它块状、散状屋面保温层必须设置隔气层和排气系统。排气道应纵横交错、畅通,其间距应根据保温层厚度确定,最大不宜超过3m;排气口应设置在不易被损坏和不易进水的位置。
9.2 施工
9.2.1 屋面工程施工前,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经监理审查确认后方可组织施工。
9.2.2 卷材防水层收头宜在女儿墙凹槽内固定,收头处应用防腐木条加盖金属条固定,钉距不得大于450mm,并用密封材料将上下口封严。
9.2.3 在屋面各道防水层或隔气层施工时,伸出屋面管道、井(烟)道及高出屋面的结构处均应用柔性防水材料做泛水,其高度不小于250mm(管道泛水不小于300mm);最后一道泛水材料应采用卷材,并用管箍或压条将卷材上口压紧,再用密封材料封口。
9.2.4 刚性细石混凝土防水屋面施工除应符合相关规范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
9.2.4.1 钢筋网片应采用焊接型网片。
9.2.4.2 混凝土浇捣时,宜先铺三分之二厚度混凝土并摊平,再放置钢筋网片,后铺三分之一的混凝土,振捣并碾压密实,收水后分二次压光。
9.2.4.3 分格缝应上下贯通,缝内不得有水泥砂浆粘结。在分格缝和周边缝隙干净干燥后,用与密封材料相匹配的基层处理剂粉刷,待其表面干燥后立即嵌填防水油膏,密封材料底层应填背衬泡沫棒,分格缝上粘贴不小于200mm宽的卷材保护层。
9.2.4.4 保水养护不小于14d。
9.2.5 屋面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蓄水或淋水试验。
10 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控制措施
10.1 施工单位
10.1.1 由专人进行测量,各种测量仪器应定期校验。
10.1.2 主体施工阶段应及时弹出标高和轴线的控制线(如墙面1m线、地面方正控制线等),准确测量,认真记录,并确保现场控制线标识清楚。
10.1.3 严格控制现浇板厚度,在混凝土浇筑前应做好现浇板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1.5-2平方米范围内宜设置一处。
10.1.4 装修阶段应严格按所弹出的标高和轴线控制线施工,发现超标时及时处理。
10.1.5 按检验批进行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的测量,每三层为一个检验批。测量后,认真填写《建筑物室内标、高、轴线、楼板厚度测量记录》(附录4)。
10.1.6 室内标高、轴线位置的检测数量,每检验批按10%的房间数且不少于5间进行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