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强化质量意识,增强规范审判的能力。对于上海这样一个国际化大都市的知识产权审判工作来说,其审判质量的高低不仅关系到我国市场诚信体系的建立、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而且关系到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形象。虽然上海法院知识产权审判质量历来比较好,但是应当看到当事人以及社会的方方面面对审判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同形势发展的要求相比,我们的审判质量还应当进一步提高。今年,我们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将审判质量作为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生命线来对待,强化质量意识、精品意识,下苦功夫把知识产权审判这扇上海法院的窗口工作做好。今年要着重从以下几个环节着手,强化质量意识,增强规范审判知识产权案件的能力,提高审判质量和效率:
1.规范案件的审理过程。具体要求是:一是做好庭前准备工作,并对案件涉及的事实、法律争点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和庭前讨论。二是认真开庭审理,讲究庭审技巧,查清案件事实。三是庭后认真研究案情和相关法律适用问题。四是认真开展庭后评议。五是必要时,向庭里汇报案件,由庭里组织开展相关研讨。六是依法释明,有关如何正确理解法律规定、当事人如何行使诉讼权利及履行诉讼义务、诉讼风险、举证期限、举证范围等问题,应当依法公开、公平、准确、适时地向当事人予以释明。尤其是对无律师代理诉讼的当事人,更应加强释明工作。七是规范司法鉴定。对鉴定机构和鉴定内容的确定、鉴定专家的出庭、鉴定结论的质证、鉴定费用的负担等问题,要进一步规范操作程序,确保审判公开、公正、高效、民主。
2.统一法律适用。无论是哪个法院、哪个合议庭、哪个法官审理的案件,只要是同类案件,在侵权判定标准、合同效力的认定、赔偿数额的确定等问题上,其审判结果应当基本一致。高院要通过审级监督、发布指导性意见和案例、召开研讨会等方式,进一步统一知识产权审判的法律适用。
3.提高文书质量。撰写裁判文书态度要严谨,文书写作要因案而宜,繁简得当,既要讲清法理,又要便于当事人和公众理解。二审裁判文书要体现二审的特点和水平,要针对上诉理由撰写判决理由。对疑难案件、新类型案件、社会影响较大的案件,要出精品文书,形成指导性案例。合议庭成员应当相互审阅文书,共同把关,避免出现差错。
第三,增强综合运用法律措施,加大司法保护力度的审判能力。具体要求是:
1.要积极、慎重地适用诉前临时措施。积极是指受理诉前禁令、诉前证据保全、诉前财产保全案件要积极,特别是审查立案、审查当事人的申请是否符合采取诉前临时措施的条件要迅速,决定采取诉前临时措施的,要及时有效地采取相关措施。慎重是指对当事人的申请要认真细致地审查,避免适用措施不当而损害被申请人的利益,特别是对于诉前禁令申请,要重点审查判断被申请人构成侵权的可能性。在审查诉前临时措施申请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认定被申请人构成侵权的可能性的难易程度和有关证据是否充分,决定是否通知被申请人以及是否进行听证。
2.要重视依法适用诉中临时措施。在知识产权案件受理后,裁判作出前,要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或案件的具体情况,依法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证据保全措施和先予执行措施,确保关键证据不灭失或遗失,确保权利主张人胜诉后判决能顺利执行,权利主张人能依法顺利实现其权利。
3.要重视民事责任与民事制裁的并用。要严格依法判令侵权人或违约方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特别是被控侵权行为在诉讼过程中仍在进行的,终审判决应将权利人的这部分损失一并计算在赔偿范围内。此外,对于情节严重的侵权行为,除依法判决其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还应当依法给予相应的民事制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