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建设生态市的总体思路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的发展观为指导,以提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为根本出发点,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主线,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为导向,以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为重点,全面推进“绿色南京”建设,促进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将南京建设成为自然禀赋与历史文化相互融合、“山、水、城、林”交相辉映的现代化生态型滨江城市。
(二)基本原则
实施绿色南京战略,推进生态市建设,必须把握好以下原则。
--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将科学的发展观融入到社会经济活动的各个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进一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正确处理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全面提高环境、经济、社会的综合效益,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
--特色发展与全面发展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的工作基础和资源条件,打响“绿色南京”、“科教南京”、“文化南京”的品牌,再创生态环境的新优势。统筹城市和农村、江南与江北的生产力布局和资源配置,以“三个集中、一个疏散”为核心,以产业化、城市化、功能化“三化”联动为动力,形成城乡融合发展、区域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统筹规划与分步实施相结合的原则。在生态市建设规划的统一指导下,有序推进生态环境的保护、治理、恢复和建设。坚持重点建设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优先建设对全市有广泛影响的重点区域和生态环境重点工程,以点带面、分步实施,全面推进生态市的建设。
--生态建设与创新发展相互促进的原则。加快体制创新,提高政府宏观调控能力,运用法律、政策、行政、舆论的手段,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参与生态环境建设;加快科技创新,依靠科技进步,破解生态建设中的难题;加快管理创新,充分运用现代管理手段和技术手段,建立有效的管理服务体系,促进生态环境建设水平的提高。
(三)战略目标
以实现自然生态化、经济生态化、文化生态化和社会生态化为目标,建立景观特色鲜明的绿色生态支持体系,可持续利用的生态资源承载体系,布局合理的生态城镇体系,低耗高效的生态产业体系,文明和谐的生态文化体系,舒适安定的生态人居环境体系,使城市生活质量和总体环境质量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生态市建设是渐进展开、逐步完善的过程,为了有序推进生态市建设,要围绕阶
段性目标开展建设,逐步实现生态市的各项发展目标。
创建达标阶段(2004-2008年),生态市建设全面启动。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等创建成果,初步解决生态环境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生态环境有明显改善;优化调整城镇空间布局,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体系;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进一步提高,初步形成有一定比较优势的生态产业;公众的生态意识与环境意识得到普及,人为因素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得到有效遏制;建成一批生态示范区域和生态环境示范工程,为生态市建设打下良好基础。全市基本达到国家环保总局生态市建设指标(试行)。
全面建设阶段(2009-2012年),生态市建设全面推进。初步建立生态环境支撑体系、生态资源保障体系、生态城镇布局体系、生态产业发展体系、生态文化体系、生态人居环境体系,初步形成全市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格局,全面达到生态市建设指标,生态市建设取得显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