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一五”规划编制的总体要求
研究编制“十一五”规划,要以党的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促进我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
(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要把“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编制“十一五”规划的重要指导思想,转变规划编制理念,注重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全局性问题。坚持以人为本,把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发展经济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和健康水平,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坚持全面发展,在加快物质文明建设的同时,加快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坚持协调发展,从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坚持可持续发展,注重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增长与资源环境相适应,人与自然相和谐。
(二)充体现“两个率先”的目标要求。要在“两个率先”总目标下展开,研究提出“十一五”时期的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和发展指标,尤其是要深入研究解决目前总体小康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在发展指标方面,既要有经济发展指标,又要有生活质量指标,还要有社会发展以及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指标。
(三)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要大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性转变,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才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充分发挥科教和人才优势,推进科技创新,提高要素使用效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努力建设以“低消耗、少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的可持续经济增长模式。加强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工作,加快建立资源节约型社会。
(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要把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作为增强城市竞争力的关键举措,使产业结构、区域结构、城乡结构和所有制结构更趋合理,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形成新的产业优势,构建产业层次较高的国际制造业基地,构筑长三角地区发达的现代服务业中心。
(五)积极推进改革。要重点研究提出“十一五”期间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具体措施。坚定不移地推进市场取向的改革,加快体制和机制创新,全面提升市场化程度,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既满足当前发展需要,又为长期发展创造条件。进一步创新政府管理体制,理清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与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关系,切实转变政府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