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南京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南京市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与预防性病艾滋病指导纲要》的通知

  一、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与预防性病艾滋病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与预防性病艾滋病工作,必须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以人为本”“科学务实”的精神,坚持与全社会的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同步,与家庭教育、社会多元化教育方式同步的原则,坚持与品德教育、人格教育、科普教育、健康教育以及心理疏导相结合的渗透教育方式,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以科学的知识、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科学的精神积极开展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与预防性病艾滋病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知行统一”的态度和行为,促进中小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基本原则
  1、科学性与贴近实际的原则。教育者要尊重和了解施教对象,以科学的态度、科学的方法和自律精神向青少年传输科学、健康的知识,开展教育活动要遵循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和认知规律,注重贴近未成年人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可接受性,循序渐进地引导青少年以科学的态度对待自身所遇到的性健康问题。
  2、差异性与适时、适当、适度教育的原则。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学生在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各阶段都会遇到不同的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及性保健的问题,教育者要把握时机和尺度,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开展普遍性的教育活动,解决他们所遇到的或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和困惑,同时,根据个别学生的不同情况和不同需要开展个别教育和心理疏导活动。
  3、综合性与多元化教育的原则。学校各种方式教育要与管理相结合,形成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机制。学校要体现大教育的服务功能,综合运用教育、法律与舆论等手段,让家长、社区共同参与到教育活动的全过程中。
  4、实效性与知行统一的原则。教育活动要正面启发、正确引导,使青少年自觉遵循社会道德和伦理规范,从而达到知行统一的实效,培养他们树立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以及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培育与“四有”目标相一致、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传承的接班人。
  二、青少年性健康教育与预防性病艾滋病工作的目标
  指导青少年了解和掌握青春期性生理、性心理、性道德、性保健以及预防艾滋病等方面的科学知识,引导他们学会辨别和抵制不健康的性信息,提高自我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帮助青少年从性健康的各方面认识自我,引导他们学会与异性的正确交往;帮助青少年了解并掌握相关的自救方法,以及各种求助救助的有效途径,提高他们在性健康方面的自我保护和防范能力以及拒绝毒品侵害的能力;培养青少年对自己、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


第 [1] [2] [3] 页 共[4]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