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突出重点,明确职责,全面抓好绿化造林四大工程建设
一是抓好生态公益林工程建设。根据《温州市生态公益林建设总体规划》,在我市完成的森林分类区划界定基础上,重点抓好天然林保护,严禁采伐天然林,把阔叶林、混交林管护好;对低产林分要全面实施以阔叶树种补植为主的林分改造,辅之以封山育林、封山护林等措施;对陡坡耕地要有计划、分步骤地退耕还林,对抛荒地要加大还林力度,对火烧迹地要加大造林更新力度。同时,严禁新的毁林开垦和乱占滥用林地。今年全市人工造林2.02万亩(含退耕还林1.201万亩),迹地更新0.46万亩,低产林改造0.12万亩,平原零星植树153万株,新封山育林4.45万亩。二是抓好绿色通道工程建设。根据“十五”期间总体规划,今年全市要建成249公里绿色通道,其中高速公路绿化30公里,国道绿化25公里,省道绿化60公里,县乡道绿化50公里,铁路绿化4公里,省、市级河道绿化40公里,海塘绿化40公里以及通道沿线两侧的山体绿化。特别是国道、高速公路两侧、城镇周边的抛荒地和火烧迹地要作为重点,制定计划,逐年予以绿化。三是抓好平原城镇绿化工程建设。继续搞好高标准平原绿化工作,今年要完成绿色长廊建设60公里、面积1245亩,标准农田林网造林30公里、面积128亩,林带、林网补植造林6.2万株、面积370亩。城市绿化要从园林化理念向森林化理念转变,要多种乔木树种,把森林引入城市,改善城市大环境;郊区要结合高标准平原绿化和农田林网建设,大力营造城郊片林和防护林带;农村要积极开展“园林式村庄”和“绿色生态村”活动,加快绿化步伐。四是抓好特色林业基地工程建设。要根据温州特色品种的实际,重点发展马蹄笋、杨梅、花卉等特色基地,建设一流示范基地和现代林业基地。要加快温州花卉产销中心的建设进度。四、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扎实完成春季绿化造林任务。
(一)切实加强对绿化造林工作的领导。各级政府要将造林绿化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组织协调各部门、各方面力量抓好落实。强化造林绿化和生态环境建设工作责任制,实行目标管理,严格考核,严格奖惩。各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各负其责。市农办要做好农(林)业结构调整的政策研究,切实做好林业用地的土地调整指导性工作。市交通部门要抓好绿色通道建设,在抓重点工程的同时重视整个面上工作,确保全市公路绿化网络完整,力求有路就有林。市水利部门在抓好工程建设的同时,务必将绿化工作作为水土保持的重要工作来抓,搞好河道和堤塘绿化。市市政园林部门在抓好大广场、大绿地建设的同时,切实加强小区绿化管理,做好新区绿化的规划设计工作,争取出一批精品,形成一批新亮点。市林业部门要加强技术指导,引进新的技术和树种,加大林政管理力度。市绿化委员会办公室要加大对国土绿化的组织、指导、督查、协调力度,确保城乡绿化任务的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