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建设示范专业合作组织。建立完善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与农户的多种形式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进“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向“龙头企业+基地(合作组织)+农户”转变,探索龙头企业与农户在自愿互利的前提下,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形式结成更紧密的利益共同体。加快发展各类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贯彻“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发展、逐步规范”的方针,坚持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帮助各类合作经济组织建章立制,鼓励发展各类农产品专业合作组织、购销大户和农民经纪人队伍。
(四)建设示范经营性基层农技服务组织。紧紧抓住基层农技服务体系改革的重大机遇,突出抓好经营性农技服务组织建设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有机结合。建立大型农资企业直接服务到农技服务组织、专业合作组织和产业大户的新型营销机制,逐步实现农资销售“一条龙”服务。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新品种引进、新技术应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载体和示范作用,增强经营性农技服务组织对农民的凝聚力和吸引力,同时,走技物配套之路,建立农资销售和农产品回购的双向服务机制。充分发挥分流人员的专业优势和与农民的信用优势,鼓励引导分流人员办样板、搞承包、抓示范,身体力行担当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引路人”。加快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与应用,重点加大名特新优农产品的引进、繁育和推广力度,把农业科技示范场办成产业化经营的前沿阵地和示范窗口。
四、进一步加强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主要措施
(一)强化科技支撑。各农业科研机构要加强与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的对接联系,强化科技攻关,重点突破动植物优良品种选育、重大病虫害综合防治、测土配方施肥、旱作节水栽培、无公害农产品生产加工、农业节本增效等关键技术,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各农业企业要树立以科技为先导的产业发展观,组建完善研发机构,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研发应用新产品、新技术。要坚持农科教、政技物结合,创新科技推广机制,加快科技成果推广运用进程,深入推进“科技入户”工程,以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为重点,以农业龙头企业和产业大户为主体,大力推广和实施主导品种、主推技术和主体培训,建立育、繁、推、销一体化的种苗(畜禽)产业化经营机制,加快种子苗木(种畜禽)产业化进程。
(二)推进布局区域化。要以优质粮油、柑橘、生猪三大产业为重点,加强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配套方案制定,并纳入农业局系统重点扶持分步推进实施。要建设一批优势农产品生产示范基地,依托龙头企业、产业大户、专业合作组织及经营性基层农技服务组织,大力实施“种子工程”、“优质粮油示范工程”、“生猪生态养殖小区”、“优质柑橘标准化示范基地”、“畜禽水产良种工程”等建设项目。要把优势产区、生产示范基地与龙头企业培育紧密结合起来,以优势产业区为重要依托,通过招商引资、市场融资等形式,发展壮大一批农业龙头企业和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