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重庆市农业局关于印发2005年科技兴粮实施方案的通知


  3、切实开展入户指导。市、区县级专家分别要有1/3、1/2以上的时间从事科技入户工作。乡镇技术指导员要在农业生产关键环节,如在备耕、育秧(苗)、移栽、田间管理、病虫草鼠害多发期、收获等时节,均应到每个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技术指导员每人负责2个示范村和20个科技示范户,累计到户工作时间100天左右。技术指导员要与示范户建立经常性联系。并通过热线电话、信函、互联网和农事广播等多种形式对示范户进行远程技术指导服务,及时帮助解决生产实际难题。

  4、编发标准化实用技术资料。对水稻、洋芋、高粱等已制定了《农业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手册》,要认真组织实施。市里编印《农事卡通月历》1.1万份,免费送给乡镇农技干部、种粮大户和主产乡镇农户。编印了一套审定品种和主导品种公告以及优良品种配套技术资料,张贴到各乡镇和村。2005年还将编制小麦、玉米和红薯标准化生产技术实用手册。

  5、强化进村入户技术培训。针对当前农民和部分农技人员科学种粮技术水平不高的现状,一方面要加快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分层次、分地域系统培训基层农技推广人员,以适应科技兴粮、市场农业发展及广大农民致富奔小康的迫切要求。市级专家组及成员负责重大技术的指导,解决生产中重大技术问题;市级农技推广部门为技术依托,负责培训县级农技干部,直接培训1000人次。县级负责培训到乡镇和示范片,乡镇级负责培训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户。另一方面要全面组织开展种粮大户技术培训,提高种粮大户科技文化素质和科技种粮水平。以良种技术、科学施肥和安全使用农药械等为主要培训内容。根据农民的实际需求,按生产季节开展集中、入户培训和分散培训。培训要按照“四个一”培训模式进行,建立培训卡,保证有技术手册、明白纸和教学光盘。同时,各地可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开展多种形式科技培训。有条件的地方可将“农民科技书屋”直接建在示范户。培训行动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职业技能鉴定、绿色证书培训等工作结合,与有关项目、科教下乡等工作结合,借助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体,拓展培训空间,努力完成培训任务。

  (四) 实施科技入户,提高技术到位率

  1、遴选培植种粮大户和科技示范户

  (1)种粮大户和示范户选择的条件

  示范户应具备:一是拥护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明理诚信,遵纪守法,群众公认,乐于帮助和带动周边农户依靠科技发展生产。二是生产经营规模较大,每户全年粮食种植面积在20亩以上,生产粮食在7000公斤以上。三是科学种田水平和经济效益较高,亩产比当地平均水平高20%以上,或者提供商品粮在2000公斤以上,年种养殖业纯收入在15000元以上。四是家庭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生产,至少有1名文化程度在初中以上。对某些方面表现突出的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可适当放宽条件。原则上每个科技兴粮示范乡镇遴选示范户50户以上,共计5000户以上,在非科技兴粮示范乡镇遴选示范户5000户,合计10000户。


第 [1] [2] [3] [4] [5] [6] [7] 页 共[8]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