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快饲料业发展和秸秆资源的开发利用。
1. 建设高效安全的饲料生产体系。认真贯彻执行《
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大力发展饲料加工业,扩大生产规模、开发新品种、优化生产结构,提高饲料产品的科技含量,生产营养、卫生、安全的饲料产品,建立饲料安全预警体系,对进入市场的饲料原料和饲料添加剂实行准入管理。
2. 加快秸秆饲料开发。要充分利用作物秸秆资源,大力推广和引进先进的秸秆饲用处理技术,加大秸秆颗粒饲料开发力度。各县区要制定鼓励开发措施,支持养殖户搞好秸秆饲用处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秸秆饲料加工业,提高秸秆的转化利用率。
(五)推进畜牧业科技进步。
1. 加强畜禽良种繁育体系建设。实施牧业良种工程,进一步提高良种繁育水平,加大扶植力度,各县区财政部门要安排相应的补贴资金,对畜禽良种的引进、保护和扩繁给予支持,重点抓好猪牛三元杂交和合成配套系改良、国内外优良品种引进等繁改技术的推广。对东辽黑猪和东丰梅花鹿等地方良种要搞好品种保护,并抓好品种提纯复壮。加强种畜禽生产经营和畜禽改良站点的监督管理,实行审批许可制度,依法查处无证生产、出售假劣种畜禽的违法行为。
2. 加强实用技术推广。重点推广畜禽繁育饲养、快速育肥、生物饲料、胚胎移植、性别控制、秸秆饲料开发、疫病综合防治和标准化生产等组装配套技术,实现科技与生产的有机结合,加速科技成果转化。
3. 创建畜牧业科技园区。以“科技入户示范工程”为载体,建立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加强农民“绿证”教育培训,培养科技示范户,提高畜牧科技含量,创建优质肉牛(基础母牛)、三元(配套系)猪、网笼养鸡、绿色大鹅和梅花鹿等科技示范园区。园区建设要体现区域代表性、技术先进性和典型示范性。
(六)加快畜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1. 加强组织领导和扶持力度。各级政府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关于加快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切实纳入重要日程,加强组织领导,建立分级负责、辖区包保、目标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营造合力兴牧的发展环境。对畜牧业项目建设,财政、金融、工商、税务、交通、林业、水利、环保、电力等相关部门要给予扶持;畜牧业用地属于农业结构调整范畴,对不改变土地使用用途的,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要给予支持;科技部门对畜牧业科学技术研究和科技推广项目,要在“三项经费”补贴上给予重点支持。
2. 增加畜牧业投入。按照国家和省支持重点,计委要精心谋划畜牧业重点建设项目,实施项目带动;农业、农发和相关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龙头企业生产所需流动资金,对信用企业(户)优先贷款;农村信用社要采取增加贷款、贴息补助等方式,优先扶持规模户、专业大户和牧业小区,并按牧业生产周期合理确定贷款期限;财政部门要重点支持牧业小区、良种繁育、疫病防治、饲料加工、畜产品安全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应重点向畜牧业倾斜。各级政府要帮助农村金融部门筹集资金,积极引导民间资本发展畜牧业。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