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拓展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服务范围,为更多的企业提供融资服务。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要以流动资金贷款担保为基础,开展企业信用征集、信用调查、信用评价、商业担保和互保等信用中介业务,逐步拓宽担保渠道,扩大担保服务范围,不断提升中小企业信用能力,改善信用环境。
18、建立银川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银川市中小企业发展服务中心,为企业提供政策咨询、科技创新、创业辅导、管理诊断、信息交流、资产重组、市场开拓、人员培训等社会化的中介服务。
19、强化大银川意识,切实为中央、自治区属企业做好各项服务工作。配合中央、自治区属企业加快改制进程,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落实有关优惠政策,促其快速发展。
六、强化管理,促进企业提高素质
20、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继续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不断推进企业管理创新。在基础较好的企业中,提倡试行经营者年薪制、股权激励和聘任独立董事等,促进企业建立激励、约束、灵活、高效的经营机制,真正成为市场经济竞争主体。
21、全面加强企业管理,提高市场竞争力。通过典型引路,以点带面,引导企业认真学习先进企业管理经验,鼓励企业开展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活动,力争在决策管理、资金管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和营销管理等方面取得突破。
22、狠抓扭亏增盈工作,促进企业经济效益提高。扭亏增盈以企业为主体,各级经济综合部门要在企业进行“三改一加强”工作的基础上,对企业经营中的困难加强协调服务,切实解决问题,促其增盈、减亏和扭亏。
七、加强对工业经济的管理与协调指导
23、设立银川市工业发展领导小组,组长由市长担任,市委、人大、政府、政协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各综合协调部门的主要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经贸委。
24、建立市级领导干部与企业的对口联系制度。市委、政府的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都要联系一户困难企业和一户优强企业,确立目标,开展帮扶活动;其他市级领导也要选择1至2户企业开展调研和有针对性的帮扶活动,直接将市委、市政府的工作方针、目标贯彻落实到企业,切实帮助企业解决运行和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25、加强对工业的行业管理与服务。鼓励在银川地区成立各类工业行业协会,各工业行业协会可由龙头企业牵头发起,同类企业自愿参加,实施行业自律,实现共同发展。
26、加强对信用担保基金的监管。按照“暂行办法”进一步完善运行机制,规范操作,严格控制代偿率,确保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中心健康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