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楚雄州2003年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楚雄州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楚雄州2003年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实施意见的通知
(楚政办发〔2003〕5号)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推进我州中药材基地建设发展,实现中药材种植品种结构和技术结构优化升级,形成具有区域优势和市场竞争优势的现代彝药产业,促进农业结构调整,繁荣农村经济,切实增加农民收入,现就抓好2003年全州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提出如下实施意见,望认真执行。
  一、任务目标
  (一)计划面积:2003年,全州计划种植面积36000亩,较上年增长42.3%,其中,建种子(苗)基地13个,面积2000亩,示范样板18个点,面积3000亩(具体任务分解详见附表)。
  (二)计划品种:现阶段建议各承担单位和执行单位重点推广种植露水草、当归、黄芩、苦良姜、桔梗、板蓝根、白扁豆、红花等8个种植技术成熟,市场行情相对稳定,有一定利润空间的品种,同时也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有计划地朝规模化方向培育种植新的中药材品种。力争在2 -3年内,每个适宜品种州内种植达到5000亩以上规模,形成主导品种,产生规模效益。对于重楼、茯苓、灯盏花、半夏4个特色、道地药材品种,要提高技术含量逐步加大示范、推广力度。
  (三)技术目标:推行和实施GAP技术规范种植;加强中药材栽培技术研究,推行实施提质增效的生产技术;制定道地药材技术标准;建立“彝药种质园”,进行彝药药物品种保存、展示和研究,发展绿色药材,为彝药产业的壮大提供技术保障。
  (四)市场目标:协调运作,优先满足州内市场需要;瞄准几个国内大型中药材市场,打出彝药品牌;增强中药材初加工厂的市场竞争能力,扩大其省内外市场份额。
  二、主要措施
  (一)健全机制,加强领导。
  各县(市)务必认真领会州委、州政府关于抓全州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的精神,统一思想,深刻认识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是国家中药现代化建设专项计划之一,也是我州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重要内容,是农民增收的一条新途径;要尽快建立推进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工作的领导机构和各相关部门相互沟通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由各县(市)科技局牵头主抓;要定期或不定期地召开各有关部门参与的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建设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充分发挥我州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化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各级部门要切实解放思想,转变作风,创造良好环境,积极为基地建设解决场地、水源等问题,真正形成有利推广中药材基地建设的高效和谐的管理机制。


第 [1] [2] 页 共[3]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