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对国际运输收入按综合税率合并征收的,本表集中反映在营业税的“国际运输收入”栏;对国际运输收入按税种分别征收的,则分别反映在营业税、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的“国际运输收入”栏。
(4)本表“个人”栏不包括由海关代征的个人税款,涉外个人(即外国人和港澳台同胞、华侨)缴纳的其它税款则反映在本栏。
(5)本表“个人所得税”项应按纳税人所在企业或单位的经济性质划分统计。
(6)本表“海关代征”合计数,应小于或等于《增值税分经济类型统计年报表》、《消费税分经济类型统计年报表》中海关代征的“外商投资经济”、“港澳台投资经济”栏之和。
(7)除增值税、消费税和个人所得税以外,本表所列各税种“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中外合作经营企业”和“外资企业”三栏之和应等于《税收收入分经济类型统计年报总表》中相关税种的“外商投资经济”和“港澳台投资经济”之和。
(8)本表“海关代征”合计数,应小于《各项收入入库明细年报表》中“进口产品增值税”、“进口产品消费税”之和。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统计年报表》(略)
9.《减免税统计年报表》本表主要对各项税收的减税、免税情况(含税务机关办理的“先征后退”)进行全面审核:
(1)跨年度减免只统计本期的实际减免额。
(2)表内“中央批准”统计由国务院、财政部明文规定,或在税法条例中明文规定的各项减免税额,如“先征后退”政策规定的减免税等。就目前掌握情况看,本表政策规定的减免税额一般均为中央批准,“地方批准”栏无数。如有数需附文件说明。
(3)表内“校办工厂”、“民政福利企业”、“外商企业”等栏除统计一般性质的减免税以外,还统计由税务部门办理的先征后退减免税在内。
(4)本表企业所得税在“外商企业”栏应无数;“粮食”项下“集体企业”应无数。
(5)本表“减免税额”应于等于横指标按减免项目划分中各个项目相加之和。
(6)本表“减免税额”栏各税种应分别大于或等于《各项收入提退明细年报表》中“减免退税”、“先征后退”两栏相关各税种之和。另外本表中“企业所得税减免”中单设的国有企业、集体企业,也应大于等于《各项收入提退明细年报表》中所对应的项目。
10.《纳税登记户数统计年报表》
(1)国税局系统、地税局系统须按各项实际征收管理的范围分别统计登记户数和纳税户数。
(2)表内“登记户数”栏统计申报办理税务登记的企事业单位和城乡个体工商户在年末的全部户数。
(3)表内“纳税户数”栏统计办理了税务登记并发生纳税义务,即实际缴纳工商税收和企业所得税的户数(应缴税,但全年按政策规定或经批准免税的户数也包括在内)。“纳税户数”各项不应大于“登记户数”的相关项。
(4)各企业单位和个人不论缴纳一种或几种税,均按一户统计。
11.《企业所得税分项目统计年报表》
本表横指标是按六大经济类型划分的,其数字一般应大于《各项收入入库明细年报表》中二企业所得税各分类数字。另外其中“税款滞纳金、罚款收入”合计数,也与上述有同样的关系。
12.《个体经营统计年报表》
本表税额合计数应等于《税收收入分经济类型统计年报表》中个体经济栏下,增值税、营业税两税之和,请随报表上报前一并调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