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搜网--中国法律信息搜索网
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下达《福建省贯彻国务院<国营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暂行规定>的实施细则》的通知[失效]

  上级仲裁委员会对下级仲裁委员会有业务指导关系。
  第十条 各级仲裁委员会管辖范围为:
  县(市、区)仲裁委员会受理辖区内所有国营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
  地区、省辖市仲裁委员会受理所在地的地、市属以上(含地、市属)国营企业发生的劳动争议,以及本地(市)重大的、十人以上的集体劳动争议,市与市辖区仲裁委员会的管辖分工可自行商定;
  省仲裁委员会的任务为:制订、补充、完善本省劳动争议处理的有关规定,参与地、市受理的重大、复杂集体劳动争议案件的处理,培训仲裁干部,组织经验交流,检查指导各级仲裁委员会的工作。
  发生劳动争议的企业行政当事人与职工当事人不在同一县、市的,由职工当事人工资关系所在地的仲裁委员会受理,并由仲裁委员会通知有关的企业行政到受理所在地参加仲裁活动。
  第十一条 省、地(市)、县(市、区)仲裁委员会由下列人员兼职组成:
  (一)同级劳动行政机关的负责人;
  (二)同级总工会的负责人;
  (三)同级经委的负责人。
  本条款三方每方各一人,共三人组成。委员名单应报当地人民政府审批。
  因情况变化,仲裁委员会委员需要调整时,按上述程序办理。
  过去已设立的仲裁委员会,如不符合上述规定的,应及时进行调整。
  仲裁委员会成员因故不能出席会议时,应委托同级其他负责人代理参加,代理人的署名具有同等效力。
  经仲裁委员会协商同意,可邀请发生争议的企业的主管部门代表和其他有关单位的代表列席仲裁会议,列席代表没有仲裁权。
  第十二条 仲裁委员会主任由同级劳动行政机关负责人担任。
  省、地(市)、县(市、区)劳动行政机关应建立处理劳动争议的专门机构,它既是劳动行政机关的职能机构,也是当地仲裁委员会的办事机构。
  仲裁委员会可以根据需要,确定仲裁工作人员若干人。
  第十三条 仲裁委员会成员和仲裁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必须自行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书面方式申请其回避。
  (一)劳动争议当事人或者当事人的近亲属;
  (二)与该劳动争议有利害关系;
  (三)与劳动争议当事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仲裁的。


第 [1] [2] [3] [4] [5] 页 共[6]页
上面法规内容为部分内容,如果要查看全文请点击此处:查看全文
【发表评论】 【互动社区】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