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劳动局关于积极稳妥地开展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试点工作报告的通知
(政办(1991)42号 1991年8月29日)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现将省劳动局《关于积极稳妥地开展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试点工作的报告》转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研究执行。
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制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进一步增强企业活力的一项重要措施,是“八五”时期和今后十年企业工资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它对于进一步克服现行企业内部分配制度的弊端,更好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调动广大职工积极性,促进企业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作用。试行岗位技能工资制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地、各部门要严格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和有关政策规定,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注意总结经验,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这项工作。
关于积极稳妥地开展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试点工作的报告
根据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建议》提出的“逐步实行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要形式的内部分配制度”的精神以及劳动部的统一部署,今年以来,我们进行了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试点的各项准备工作,并与省有关部门共同审查、确定30户企业作为第一批试点单位。现就我省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试点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试行企业岗位技能工资制的目的,是破除平均主义“大锅饭”弊端,通过改革现行等级工资制,建立以岗位技能工资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内部分配制度,把职工的劳动报酬与本人劳动的诸要素(劳动技能、劳动强度、劳动责任、劳动条件)紧密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地调动职工积极性;提高劳动生产率,促进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和经济效益的增长。改革的重点是改造企业内部工资分配的运行机制,增强企业内在活力。
试点工作的基本原则是:
(一)要积极稳妥、严格按照试点条件和工作程序办事,切忌一哄而起,草率行事。
(二)要扎扎实实做好岗位劳动测评和技能考核等基础工作。通过科学测评和量化分析,合理确定不同岗位职工的劳动差别,为按劳分配提供直接依据。
(三)要抓好综合配套改革,把工资改革同企业劳动人事制度改革、保险福利制度改革衔接起来,保证新工资制度正常运行。
(四)要妥善处理企业内部一线和二、三线人员,领导和一般职工,脑力劳动者与体力劳动者的工资关系,认真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减少震动,实现平稳过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