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完善制度,建立了日常监督、监控机制。各地都把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纳入制度化管理。一是坚持“一个漏斗向下”制度。严把项目出台关,实行总量控制。坚持从源头抓起,严格审核申请出台的涉农收费、集资项目。去年省里没出台一项新的收费项目。二是严格执行提留统筹费预决算制度。去年中央提出了提留统筹费一定三年不变,省里进行了及时部署,各地对1998年的提留统筹费预算按规定进行了调减。三是坚持审计制度。各地都对专项经费的使用进行了认真的审计,严肃查处了违纪单位和个人,并进行了经济制裁。通过专项审计,维护了减轻农民负担工作的严肃性,保护了农民的利益。四是坚持了财务公开制度。全省约有70%的村实行了村务公开,村设立公开亭或公开图板,屯设公开栏,并以帐、卡、单为载体向农户公开。
(四)严格检查,依法查处加重农民负担问题。1998年,全省组织了两次减轻农民负担工作大检查。各地市县共组织了29413人,采取自查自纠、对口检查、重点抽查等形式,查处了违法违规案件,清理了不合理负担,保护了农民利益。全省通过执法检查,清查出各类不合理农民负担问题135项,涉及金额68288万元;立案查处加重农民负担案件482起,674人分别受到党纪、政纪处分和刑事处罚;纠正金额4.8亿元。
(五)突出重点,对农民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治理。各地都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采取得力措施,认真解决农民反映强烈的问题。一是农村小型拖拉机乱收费问题。有些地方采取由机主本人确定自己小型拖拉机交费类别,向交通部门提出申请,由农委、农机和交通部门联合审批,由地方养路征稽所根据交费类别,向机主发放不同颜色的证件,按有关规定交费的办法,解决了过去“一刀切”收费和由乡村统扣统缴的问题。二是报刊费超标问题。有的地方由纪委、宣传部和农委联合下发文件,要求各村每年公款订阅报幕费用不得超过1500元,有效地控制了报刊费多家插手的问题。三是“两工”管理混乱和以资代劳问题。有的地方加强了“两工一车”管理,建立完善了“两工”台帐,实行工票制和按农户房头顺序出工出车,纠正了强行以资代劳的错误做法。四是村招待费超标问题。今年大多数地方都取消了村办食堂,并把招待费承包给村干部,节余归己,超额自负,有效地控制了大吃大喝问题。
二、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提留统筹费仍存在超提超支问题。个别县、乡、村提留统筹费总额超过上年标准;一些地方高打人均纯收入,变相提高村提留乡统筹费标准;一些地方不严格执行定项限额、定额包干的规定,干部报酬、差旅费、招待费等严重超标,年终决算时突破年初预算。